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能夠試著了解,已是不容易了」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是禁得起分析的,能夠試著了解,已是不容易了。」-三毛
我最後一次見 H 是在上海。
白天各自去工作前,約了晚餐後吃點小食。H 當面的提議總是真誠又信誓旦旦,我自然推掉工作、空出時間,一邊處理工作一邊等他結束晚餐。
到晚上 10 點,差不多該發訊息確認一下約幾點,H 說吃完飯過來找我,省得我還要出門。那天上海下著雨,我自然樂得輕鬆。
11 點多,我發訊息問他到哪了,順便確認一下樓下酒廊的營業時間。H 回了住處,他說外面在下雨,等一下打車來。我確認了一下他真的有要來,找了點工作繼續做。
到 1 點多,我實在覺得很瞎。
再發訊息問 H 什麼狀況,我明天還有整天工作。他隔很久才回,說他也是,明天八個會議,然後開始扯些言不及義的,依然說要來找我。
我整個:??????????????
已經很晚了。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印象中應該是第三次,通常發生在連續兩天見面的第二天。
不想多做什麼分析詮釋。
希望對方如自己所願,或許也是一種控制吧?
他就是這樣,我又不是不了解。
關燈前,我機靈的先把早上 10 點的工作改期。
然後發訊息給 H,跟他說:你不用來了,我們以後也不用見面了。
-
「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前兩天聽學員 G 抱怨她的另一半。
G 細數對象的糟心事:已讀不回、大遲到、常搞消失、約會一直玩手機看影片、不哄人,還遷怒順便抱怨他前兩天剪了個糟糕的髮型。
在 G 看來,這些都是不重視關係的象徵。
G 查了一堆資料,問我她的對象是不是所謂的迴避型人格?還是有承諾恐懼?該不會是假性親密關係吧?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沒有人禁得起分析,關係也不好想得太明白。
也許,他這個人就是這樣?
試著去了解,每個人對待關係的方式不同,你選擇的這個人,他的行為模式就是如此。就算希望他改變,調整都是有限度的,而且這個範圍可能不會太寬。
你要接受,或者離開?
-
「要看到他奈米級的小改變。」我說。
如果他的好,讓你還願意留在這段關係中,那就要看到他試圖調整的心意。
他維持了幾十年的行為模式,為你做到了一點點小改變。無論這些改變可能只有奈米級,需要拿著顯微鏡才能看到,那都是真實的,真實因為你而產生的改變。
很不容易。
如果你的忍受已經到極限,又或者他真的沒那麼重要,那就算了。
如同 H 之於我,我實在沒必要接受這種莫名其妙的不穩定人際關係,自然也沒必要再往來。
日子已經十分艱難,別為難自己,也別為難對方。
「能夠試著了解,已是不容易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