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諮商需求的朋友們請與我們聯繫。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繼續走下去,
你並不孤單。
引用自 Wayne Huang
短短幾天內,所有人猝不及防地一起歷經了這場震撼: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爆發流動性危機,而剛剛 FTX 創辦人 SBF 在 推特發文辭職,並宣布整個集團申請破產保護,目前仍暫停用戶提款,短期資金缺口可能超過 90 億美元。
XREX 因為內部風控機制,於九月初就已徹底清空在 FTX 之中的資產部位,沒被捲入這場災難。我能理解,現在加密貨幣社群陷入恐慌,很多人對產業中執行長的發言高度不信任,但身為一個負責任且嚴謹控管風險的交易所經營者,我認為自己有必要在這邊將這中間的過程做個紀錄,也分享我覺得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方向和動態。

如各位所知,XREX 是資安起家,安全是我們最重視的原則,我們也延聘過去曾在美國聯準會分析市場風險超過 10 年的邢智超先生擔任我們的風控總監。XREX 能夠不捲入這場 FTX 的風暴,是因為幾個月前,根據我們諸多評估指標與情報掌握顯示,FTX 出現風險大幅提升的跡象,我們遵守一貫的風控標準,密切關注與討論後續動作。
XREX 使用者在 XREX 平台上參與收益型產品,將 USDT 質押在我們的 XREX 質押 (XREX Rewards) 中獲取獎勵。我們有少數部位放在 FTX 做程式化交易。九月初,我人在矽谷,與 XREX 共同創辦人暨營收長 Winston Hsiao及團隊討論後,我們認為有必要先將放在 FTX 的部位全數撤出,雖然當時市場上並無特別跡象,相信也有很多人在當時知道我們的動作,會認為我們太過保守,這個決策也確實會立即影響 XREX 能給用戶的質押獎勵,我們仍認為「降低風險」是第一考量。
將部位撤出之前,是我少數失眠的一晚。風控有分很多個層次,最初始都是一些很微妙的訊號,但我們會立刻拉高警覺,例如:八月底我們認為 FTX 風險明顯提升,是因為是當時 FTX 的姐妹公司 Alameda 的 Co-CEO Sam Trabucco 無預警離職。
自 FTX 完全撤出之後,9 月下旬,接連有朋友捎來訊息,想詢問是否有投資人願意接收 FTX 股東想出場的老股。9 月底,FTX US 的總裁 Brett Harrison 又無預警離職。我們持續關注並討論相關措施,即使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對 FTX 的曝險。隨後就是大家看見的,一間全球前三大的交易所,在幾天內,從與對手 CZ 在推特上互嗆,到申請破產保護。未來的幾天、幾週甚至更久,所有加密貨幣產業與幣圈都得承受這場風暴與其所帶來的連帶效應,XREX 即使沒有在 FTX 的曝險,我們也深知市場上有許多潛在危機,XREX 必須要步步為營,確保在任何預想的情境下,都精確地執行我們的風險控管並部署相應動作。
(很多朋友詢問風控判斷的細節,請見 Winston Hsiao 的分享)

1)更多加密貨幣業者產生資金缺口
FTX 集團這次出事,跟今年五月至七月間的算法穩定幣 Terra Luna 崩盤,一路延燒到加密貨幣對沖基金三箭資本 (3AC) 與在加拿大證交所掛牌的 Voyager 的倒閉,期間所產生的風險蔓延有關。Alameda 就是在那場風暴中重傷,到現在問題才真正浮出檯面,市場也才發現,FTX 挪用資金來幫 Alameda 補洞。
同理,FTX 暫停提款並申請破產保護,勢必會造成許多小型、中型、甚至大型平台的壓力與損失,特別是交易所、量化基金、造市商、中央化錢包。而部分 Web3、NFT 與 DAO 組織,也可能把大部分運營資金放在 FTX。
這一連串的系統性風險與蔓延極有可能引爆骨牌效應,導致接下來至少六個月內,許多組織面臨難以負荷的資金缺口,後因資不抵債而必須暫停用戶提款,甚至走到申請倒閉保護的境地。
2)幣市震盪,造成業者與投資人損失
FTX 倒閉事件,已經造成 FTT、SOL 等幣的崩盤,而接下來清算的過程,很可能繼續產生賣壓。這一連串的幣價探底,必定造成某些平台或基金的槓桿部位被清算而產生虧損。此種資金缺口,也將在接下來六個月內陸續浮上檯面。
3)市場信心崩潰造成擠兌
市場若持續對中心化交易所信心崩盤,許多交易所將面臨擠兌。某些本來就有資金缺口的交易所,可面臨難以應對的流動性挑戰,被迫申請倒閉保護。
4)隱形的風險蔓延
當整個產業陷入慌亂、沮喪時,很容易忽略重要的隱患,譬如 soBTC ,是 FTX 生態系(含 Serum 組織)發行在Solana 鏈上的包裝比特幣,Solana 生態系中有許多 DeFi 協議接受 soBTC 當作抵押。那麼我們就得正視兩個問題:「現在 soBTC 還能橋接回 BTC 嗎?」以及「soBTC 背後的 BTC 還存在嗎?」
5)市場效率降低
不論是交易所內部的或獨立的造市團隊,都會連結不同交易所的流動性,藉此增進市場效率、降低交易所之間價差,並提升交易所深度,他們都是重要的市場參與者。
FTX 令人猝不及防地破產,勢必讓整體市場的風險指數提升,導致造市團隊被迫切斷風險指數較高的交易所。這可能導致整體市場效率開始降低,交易所間出現明顯價差,深度也開始降低。
6)隱私風險繼續打擊市場信心並加速監管力道
FTX 集團進入清算程序後,部分內部帳本將被迫公開,可能引發產業對某些知名平台、投資人、或基金的負面解讀,或進一步造成恐慌或擠兌。譬如:某大交易所或基金有大筆資金卡在 FTX、某基金與 FTX 集團間有超高風險的借貸與槓桿交易,表示該基金風險管控很差等。
此種解讀也將讓監管更快速介入產業,我們正密切關注。
7)項目方趁機惡意跑路
目前已經有些情報顯示,國外一些根本沒有受到 FTX 波及的一些業者,想趁亂宣稱遭受 FTX 凍結資金而結束,實質上就是惡意且空洞的項目方帶錢跑路「抽地毯」(rug pull)。
8) 透過 FTX 賺取營收的企業與個人收入重挫
FTX 集團是某些企業的大客戶,包括:銀行、OTC 場外交易、系統、錢包、交易訊號、合規、反洗錢、公關乃至網紅工作室等等。某些營收過度集中來自 FTX 的組織,將面臨營收突然大幅滑落的挑戰,這也將連帶產生公司營運與不敷支出的危機。
9)冷錢包操作不當、金鑰遺失、被駭
人類在驚慌害怕時,很容易受到壓力影響而造成嚴重的錯誤與損失。使用冷錢包讓每個人有自己保管資產的權力,是區塊鏈賦予人類社會的重要金融自主權。但冷錢包的正確使用、金鑰的安全保存與備份,甚至遺產轉移方式,是一門需要學習與刻意訓練的技術。
若平時缺乏練習,則在時間壓力下必須快速移轉資金或透過迂迴方式保住資產時,希望大家額外謹慎。
10)「快速翻盤」的賭徒心態與賭博式投機交易
投資或交易的重要原理之一是:「財富永遠是從急躁的人,轉移到耐心的人。」巴菲特經典地用「棒球理論」來描述這則原理——仔細選擇適合自己的球,才揮棒。
在承蒙鉅額損失後,不憂鬱退縮而想要更努力來彌補,是很正面的心態。但此時因為心情已大受影響,耐心降低,是投資人必須特別小心的。此時因為想「積極」而衍生成「躁進」,可能承受更大的損失。
市場中厲害的投資人仍多,許多基金從五月一路沒受傷,現在更是蓄勢待發,等待市場亂了陣腳時進行攻擊。
穩定的心情、清楚的思路、充足的耐心,都是投資或交易很重要的基石。若風暴讓自己這方面能力降低,則贏面也降低,需找尋方法先讓自己快速恢復,再進行理性的交易決策,以免得不償失。

不論是自然界或產業界,週期性發生的市場寒冬,是這世界測試個體與群體的強度、汰弱留優、刺激進化的反脆弱機制。我們產業的「教祖」中本聰,就是當年於美國貝爾斯登銀行、美林證券、雷曼兄弟銀行接連面臨倒閉危機後,於 2008 年 10 月 31 日發表比特幣白皮書。但不論花多久時間研讀歷史,都不若親身經歷的體驗深刻,也唯有參與才能快速學習。
這是為何傳統金融界常用「經歷過幾次金融風暴」來評估一個投資人、或一家公司,加密貨幣圈則會問:「歷經了幾次牛熊?」
人類在每次的寒冬中總能再次進化。我相信這是許多人一生中首次經歷如此等級的金融風暴,這是禍也是福,這樣的苦痛可以讓我們對金融世界有更深入的體會,也對自己與人生有更深刻的反思。
寒冬過後,春天的嫩芽和夏天的果實,是大自然給「存活者」的安慰與獎勵。
阿甘正傳中,與主教倆原本永遠補不到漁獲的兩人,在成為暴風後僅存的一艘船後,所有的魚蝦都是他們的。當初若沒有那場颶風,他們早已倒了收了。
這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家公司現在最重要的責任,我們都要試著在風暴中低頭,接著繼續挺進,這是一場「生存者全拿」的試煉。

在談論完理性的預測與風控後,我希望和大家談談大家的心情,因為這是我最關心的,也是我周圍朋友現在面臨的挑戰。如果此次 FTX 引爆的危機嚴重影響了你的心情,千萬不要自己承受。我建議一方面多找朋友聊天、聚會,一方面也多利用諮商師的專業。近年來,我們對於人類心理健康的專業有很大的進展,專業諮商師與輔助工具都是,在此等難以承受的壓力之下,我很鼓勵大家多加利用。
知名的華爾街金融影集「交易之戰」(Billions),六年前開拍就設定了主角之一溫蒂為專業有照的諮商師,她是對沖基金中重要的合夥人,負責穩定重要幹部(包含執行長)的心情。
這場風暴會是苦澀的,但希望在迎來下次春天時,我們都能和熟悉的朋友與夥伴一起看見開花的時刻。如果知道有什麼朋友正在幽暗的深谷裡,記得拉他一把,一通電話,一句話,都是很大的幫助。

這次能夠挺過風暴,堅持前行的你我,必定在下次牛市時可以一起享受成功的果實。但牛市與成功,很容易讓人昏頭。對比去年的此刻,那是天地之別。當我們不斷批評 FTX 的執行長 SBF 時,我們也該回頭審視自己:「若我們在這麼短時間內,獲得了如他一樣這麼多的財富、成功,我們是否也會被沖昏了頭?」
我和 XREX 都將繼續耕耘,朝著我們的目標邁進,未來,希望當我們回看 2022 年發生的一切,能夠將其視為痛苦卻寶貴的一課,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不要失去自己的理性與風控能力,這才是會伴隨我們一生的重要資產。
寫這篇文,心中感慨萬千,但希望我們在風暴中都能謙卑地低頭,但持續挺進前行,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產業需要更多成熟且理性,且曾經歷經風暴考驗的參與者。
引用自 Winston Hsiao
這篇貼文引起正反兩邊論戰。我也收到一些責難,有些批評的聲音抨擊我們說:「早在 8 月底就察覺不對勁,為什麼不昭告天下?」、「以後只要有這樣的訊息,就應該向所有人示警。」、「事後諸葛,真的之前就已經察覺了嗎?」說實話,我們有向一些夥伴事前示警,這些守住的資金我們沒有視為功勞,也不會大聲嚷嚷,因為我們知道加密貨幣產業有多麼敏感,經營交易所真的是如履薄冰。在 9 月,一些收到我們消息的人根本覺得我們在胡言亂語,但 XREX 一貫的原則就是寧可誤判也不能冒險。這次,我們確實判斷正確,但我們有多少虛驚一場的經驗,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但我們永遠都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真的是戰戰兢兢,我們也很怕自己是錯的,甚至很多時候希望自己是錯的,因為這樣就不會有今天的災難爆發。
我知道現在所有人的情緒都很激動,但請大家靜下心來回想這幾天的爆炸,最初的恐慌是從何而來,又為什麼會在此刻,希望 XREX 時刻發送一些很可能觸發敏感情緒,立刻引爆恐慌擠兌的訊息?平心而論,XREX 確實因為自己的內部風控機制,偵測到了 FTX 的風險並採取動作,但我們完全沒有預想到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後來的這些驚心動魄,我們和所有人一樣難以置信,我們是撤出了資金,但仍然在每一個變化出現的時候,繼續優化並執行我們的風控機制,持續為最壞的情況打算,Wayne 也直接在貼文裡公開十件我們自己也在監測和評判的風險。
XREX 規模雖小,但我們一直以來都秉持著不危言聳聽,也希望其他同業夥伴一起打拚,這個產業需要更多、更大的參與者。我們能做的,不是當到處吹哨子的警察,也不是一直對他人指指底點的糾察隊,我們能做的是告訴大家 XREX 本身是怎麼做的,我們的判斷標準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這麼做?我們接下來看的是哪些關鍵因素?這些都不只是因為 FTX 這場危機才用得上,而是讓我們大家都能在未來一起走得長久的。
我自己身邊的朋友,只要是時常聯絡或我知道有在使用 FTX 的,一定有收過我的明示與暗示,但每次開口之前,我一定會說:「畢竟 FTX 是那麼優秀和龍頭的交易所,你可以自己判斷。」XREX 儘管毫無猶豫地啟動了風控機制,但我們真的預料不到從輿論炸鍋開始,FTX 竟然連一天都撐不過去。
我想要在這裡再次呼應 Wayne 在他的臉書貼文中所說的,「警訊」一開始都是很微妙的。雖然 XREX 有專業風控團隊在監控各種數據與市場動盪,但實際上真正觸發我們敏感神經的,往往都是大家可以讀到的訊息,或是各個交易所內部都共同經歷到的異狀,只是許多時候大家選擇性忽略,或沒有繼續往一個細小消息深入研究其背後可能掀起的風暴。在這裡,我想提供幾個更明確的時間點和事件,依照時序與當時的景況,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參考,也可能成為未來打造風控機制的方向。
【FTX 所有幣種齊頭式利率引起疑慮】
我們針對 FTX 的關注,開始於我們多個用戶反應 FTX 提供所有幣種「齊頭式」的利率,並且建議我們朝該方向努力。我們團隊先研究了 FTX Pro 的資金借貸利息,發現和 FTX 有著極大的差異,而且 FTX Pro 針對不同幣種借貸的資金費率也都不同。這代表 FTX 提供的利息來源,並不是出自於 FTX Pro 的放貸。
我們嘗試思考過其他的可能性,最後我們認為按常理做不到,至少 XREX 自己做不到,所有幣種齊頭式且是非常誘人的高利率,這件事情我們想破頭都想不出來。如果是高利率但僅限於穩定幣,或是齊頭式但利率不高還有可能。但是,所有幣種齊頭式的高利率、自動複利、不鎖倉、不限額,這些條件相加起來已經不是風險的問題,而是平台鐵定會蒙受鉅額的虧損,導致最終難以延續。
會推出這樣產品,從我們的角度看,如果是要獲客,最多只是初期的策略,或擺明只想加速成長將公司賣掉,之前 Blockfolio 就是以此模式,賣給 FTX 並且改名為現在的 FTX 平台。另外一種目的,就真的是要吸收用戶的存款。但是,FTX 可是全世界第二大的交易所,我們這樣的推測,合理嗎?這就是當時我們自己心裡的聲音。
我們很難相信以 FTX 的高度,在併購 Blockfolio 後會需要延續這樣的獲客方式,但不是為了獲客,只剩下另一個合理的解釋,但這令人更不解,因為 FTX 之大又還在全盛時期,理當不缺資金,除非實際缺口大到連 FTX 都必須要落入後金補前金的螺旋裡。我們實在難以置信,甚至自我懷疑卻又不能排除這個假設,畢竟我們也都知道泛 FTX 集團是 Terra Luna 崩盤的重災戶之一,再加上之前有許多新聞指出,FTX 不惜一切都要買下 Voyager 的背後原因,是擔心資金漏洞遭到公開揭露。至此,XREX 已經啟動了風控,除了控制在 FTX 的操作比重,也隨時觀察著有關 FTX 的一切消息。
【FTX Pro 出現交易延遲與 API 斷線】
時間來到 8 月底,XREX 內部和外部配合的量化團隊,同時回報在 FTX Pro 部屬的交易,持續發生交易延遲、API斷線和訂單無故被取消的異狀,並且越來越明顯,頻率也越加頻繁。
這樣的事件讓我們高度警覺,而且對一家交易所的聲譽是個嚴重的致命傷,像 FTX 這樣全球頂尖的交易所,沒有理由為了蠅頭小利去賭上自己的龍頭聲譽,除非是在最糟糕的情況假設之下。如果連 FTX 都需要這樣做,那背後的原因和壓力必須要大到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當時,我們並沒有排除只是巧合和技術問題,也尚未失去對 FTX 的信任,但 XREX 的風控原則就是不能夠排除假設性問題,且必須要為其做好準備,所以我們將螺絲拴得更緊。
【XREX 從 FTX 完全撤出資金】
9 月 9 日當天,量化團隊再次告知之前回報的問題發生頻率變得更加頻繁,此時 XREX 已經決定抽出所有放在 FTX 的資金,這也意味著我們在 FTX Pro 的避險、後拋和部分在 FTX 套利的機制,都必須立即停止。做出這樣的決定,XREX 有一個風險,就是 XREX 的收益型產品,可以保障用戶的每月固定收益比例,會立即受到影響。
此時,我打了通電話給當時人還在矽谷的 Wayne,告訴他我們的決定,他也同時交換他在美國聽到的市場耳語,影射有一間大型交易所即將出問題,但沒有人願意說是哪一家。我一聽到,立即以百米的速度通知團隊啟動撤資。
那天不單單是 Wayne 貼文中提到的失眠夜晚,也是 XREX 和 FTX Pro 斷線的第一天。
當時我們倆的心情都很沈重,因為我們深知,如果真的是我們一直關注的 FTX 出事,那會是產業多大的災難,而產業少了 FTX 這樣的交易所也會嚴重失衡。我們都不願意自己的揣測成真,甚至也一直希望是自己誤判,虛驚一場。
【FTX 突然調降利率】
9 月 26 日,FTX 突然調降利率,也停止所有幣種的齊頭式利率。當天許多加密貨幣群組都有一堆人罵聲隆隆,在並且鼓催大量提領。當時我竟然有些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用戶盲目追求高利率而忽略風險的心態,一直都是我很忌諱也很憂心的事。
在擔心 FTX 風險的同時,我也為了那些因為 FTX 調降利率,就要離開平台的煽動而為 FTX 感到不值,這不就是許多交易所不惜一切風險,都要調高利率的核心主因嗎?XREX 過去也都因為利率問題,而受到許多潛在用戶的責難。我們可以看到,排除不健康的利率結構外,其實 FTX 的整個錢包設計非常簡潔和新手友善,也是我們作為一家交易所,會用來參考的產業範例,是 XREX 開發新產品、新介面的學習對象。
在引爆用戶抗議不久,FTX 突然改回原有的利率架構,並官宣說這是一個失誤。此時,我們幾乎可以確定,FTX 是因為用戶大量提領,不得已趕緊改回原有不健康的方式,這代表他們真的有巨大的漏洞,連這等規模的用戶提領都可以對他們造成壓力而不惜選擇繼續失血。
此時,我們再次做出示警,並對 XREX 平台上的社群 XREX 俱樂部經營者發出警訊,請他們積極注意自己俱樂部的成員並提醒風險。
【萬幣齊漲,全球大爆倉】
10 月 26 日,萬幣齊漲全球大爆倉,我們看到的數據再次讓我們感到困惑,因為全球爆倉的總金額,光是 FTX 就佔據 73%,在 FTX 的幣價與各家交易所沒有脫鉤的情況下,這代表 FTX 的用戶行為和大家是相反的。這究竟是幾個超級大戶的行為和大家相反而造成的,還是 FTX 的用戶集體和全世界其他交易所都不一樣,這邊我們就不在多加贅述。
至此,我們已經確定即將有大問題爆發,但我們真的沒有辦法預想其規模與方式,FTX 當時也仍有極大的支持與信心。像 XREX 這樣的交易所經營者,我們能做的是繼續堅持自己的風控原則,並且間接表達我們的擔憂,提供我們的用戶和周圍親友。
之後,就是大家看見的 FTX 爆發流動性危機、FTX 創辦人 SBF 下台、FTX 宣告破產、FTX 被駭...
【唯恐天下不亂,還是事後諸葛?】
很抱歉,我們沒辦法在內部的風險評估階段,就公開通知我們假設性的臆測。但是,這樣的風險跡象再次顯露的時候,我們會這麼做嗎?我想,我們希望的是所有的加密貨幣業者和交易所,都能和我們一樣偵測到這樣的風險,因為每個人願意承擔的風險不同,判斷也不同。如果這次是 XREX 錯了呢?我們會不會從被指責為事後諸葛,變成被指責唯恐天下不亂?
事實上,過去我們曾經在另一個重大議題上,公開提出過我們的擔憂,在過程中,不僅有不同的聲音出現,甚至引來 XREX 投資人的勸阻,而結果也確實是我們虛驚一場。
說實話,即使目前是虛驚一場,我們都認為只是我們的擔憂還沒有發生,也不代表我們已經放心了,所以這件事到現在還在我們的風控系統裡面,持續監測並部署應有動作。
自從那次事件以後,XREX 也更加善用我們 XREX 俱樂部 (XREX Clubs) 這個特色功能,透過每一個經過我們審核的俱樂部經營者,因為長時間建立起來的信任,將消息與資訊傳遞給我們的用戶。在台灣,我相信是 Jack Club 裡的用戶們最有感。從 9 月開始,他非常盡心盡力地在他的 XREX 俱樂部群組裡耳提面命,中間遭到的攻擊和質疑不必多說,但上週他告訴我們,他救了不少人的資金,他的 XREX 俱樂部群組中,很多用戶都對他表示許多感謝,讓我們很欣慰。
當然,XREX 和 XREX 俱樂部的規模,現在還是相對小的,這也讓我們反思,我們應該要加強XREX 俱樂部這一個社群功能,要訓練出更多優秀的俱樂部經營者,去教育和保護用戶。
【FTX 破產來得真的太快太突然】
此次 FTX 破產是一個全面性的災難,我從 2013 年就跨入了加密貨幣圈,自己歷經過很多類似事件,甚至曾經兩度狠狠踩雷,幾乎失去信心,而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經營 XREX 時,特別注意風險和這些微妙的訊號,我們也是從錯誤中不斷地學習。
每一次看似的末日往往一閃即過,留下來的警惕很容易在下一次的牛市又被大家遺忘。我只能說,這個產業還尚未不成熟,但是它掀起的變革與創新卻又同時創造出太多的機會,讓人很難不為其著迷。大家不妨想想,此次 FTX 破產的重災戶名單中,有多少世界屬一屬二的機構,連他們都無法忽略和避免這樣的風險,代表這產業的特性,至少在這個階段,就是這麼讓人又愛又恨。
這次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如果你在此次事件中全身而退,除了恭喜之外,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都只是低空飛過而已,XREX 也是,因為我相信在一週前,任誰也想不到這場崩潰會這麼快且是以如此規模爆炸。縱使 XREX 在 9 月初開始動作,兩個月的時間說實在話,對比這一個產業和大部分的人來看,似乎是非常的早,實際上,在任何一個產業有如此大規模的災難,才提前兩個月根本就太短。
如果你在此次的事件蒙受損失,甚至鉅額的損失,請你不要因此而喪失自我,大部分檯面上早期的前輩們都和你一樣經歷過這些事,包括我自己,有的失去信心決定再也不會觸碰,有的突然消失不再參與任何活動,但大部分的我們,不管當時發了什麼毒誓,往往都在沈澱過後理解和接受自己失敗的真實原因,然後用更加成熟的態度再次找到新的機會。
以一個 2013 年就加入幣圈、曾經狠狠踩過兩次大雷和大小不一陷阱、曾經經營台灣早期交易所卻被駭,現在仍積極投身加密貨幣產業,經營 XREX 交易所的我自己而言,我想說的是,區塊鏈技術仍會持續為這個世界帶來巨大變革,而我希望可能看見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且是其中的參與者與貢獻者。
也希望與我們繼續前進的你,能夠和我們一起,以理性、自律、風控、原則和信念,一起看到那天的到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