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西方國家人民將心理治療視為日常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事,在華人世界較不普遍,而我國規範化的「心理師」也是近十多年的產物。
「心理治療」對許多人來說有種神秘感,可能是一張躺椅,或神秘的催眠。個案通常都是猶豫再三、鼓足了勇氣才撥通電話預約、踏入諮商中心,或是繞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實的情緒暴露出來、傾訴自己遭遇的困境。因為在許多人眼裡,會將「諮商」和「精神病」畫上等號,可能有什麼不正常的病,要不就是有見不得人的隱私或有道德方面的問題。
其實,心理問題與精神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每個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對這些問題如能采取適當的方法予以解釋,問題就能順利地解決;若不能及時加以正確處理,則會產生持續的不良影響,甚至導致心理障礙。
這樣看來,心理問題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就這些問題求助於心理諮商並不意味著有什麼不正常或有見不得人的隱私,相反,這表明了個體具有較高的生活目標,希望透過心理諮商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迴避和否認問題,混混沌沌虛度一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