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與網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但它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心理狀態。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比以往更自由,卻又比過去更不安。科技帶來無限的可能,卻也讓我們陷入新的心理困境——在這個充滿變動的時代,我們到底該如何安頓自己?
以下,我想聊聊 AI 時代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以及我們可以怎麼調適。
-
▋1. 多面的人格展現:自我認同危機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在不同的平台上,彷彿有不同的「人格」?
在 LinkedIn 上,我們努力營造專業形象,讓人覺得我們充滿行動力、目標清晰;在 Instagram,我們分享旅行、美食、生活美學,讓自己看起來充滿品味;在家人群組裡,我們則可能是乖巧的孩子、懂事的手足。這些「角色」本來就是我們的一部分,但當它們被科技放大、分割,我們有時候會開始迷失,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
更糟的是,有時我們會因為這些「角色」的反差,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如果社群上的我們總是充滿自信、事業有成,那當現實中的我們遭遇挫折時,這種落差可能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冒牌貨」。
💡 調適方式:
👉 接受自己是多面的—我們本來就會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現不同的樣子,這是適應環境的能力,而不是虛偽。
👉 花時間和自己相處—離開螢幕,問問自己:「當沒有人在看時,我真正的感受是什麼?」
-
▋2. 時刻關注他人反應,過度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
按讚數、觀看次數、留言……這些數字真的這麼重要嗎?
我們已經習慣隨時查看手機,看看自己發的貼文有多少人回應,有時候甚至會影響一整天的心情。這樣的即時回饋機制,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在意外界的反應,甚至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評價。
「如果我的文章沒有很多人按讚,是不是代表我的想法不值得被聽見?」
「如果我的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可以分享,是不是代表我過得不夠好?」
當我們過度依賴外界的回應來確認自己的價值,我們會變得更焦慮,也更容易被他人的評價牽著走。
💡 調適方式:
👉 練習「自我認可」—問問自己:「如果這件事沒有任何人知道,我還會願意做嗎?」
👉 設立社群使用界線—減少無意識的滑手機時間,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真正關心的事。
-
▋3. 真實與虛擬世界的糾纏,安全感的喪失
我們現在的「世界」,其實不只一個——現實世界,與數位世界。
在 AI 與網路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數位世界,但也因此,當「網路」發生問題,我們的心理安全感也會受到影響。當社群帳號被駭、AI 合成的假新聞擾亂視聽、個資外洩,我們不確定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甚至擔心自己的資訊是否還能被保護。
更微妙的是,有時候我們覺得,線上比現實還「真實」。
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卻在現實生活中小心翼翼;我們可以和網友聊得很深入,卻和身邊的朋友漸行漸遠。這種「真實感的錯位」,讓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安全感變得更低。
💡 調適方式:
👉 不要過度依賴數位世界的認同感,記得經營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
👉 保護個資與隱私,避免讓科技成為你的潛在風險來源。
-
▋4. 更多的比較,跨國、跨文化、跨階層的競爭
「為什麼別人 20 歲就創業成功?我怎麼還在迷茫?」
以前,我們的比較對象是班上的同學、身邊的朋友,但現在,我們可以在網路上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看到各種成功人士的故事。這讓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輸在起跑點」,或是「不夠努力」。
但網路上我們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別人「精挑細選」的那一部分。你看到的是他們的成功,卻沒看到他們曾經的掙扎;你看到的是他們光鮮亮麗的生活,卻沒看到他們的壓力和焦慮。
💡 調適方式:
👉 調整比較的方式—與其和別人比,不如和「過去的自己」比,看看自己是否有所成長。
👉 記住「網路是經過修飾的」—不要用別人的高光時刻,來比較自己的日常生活。
-
▋5. 憂鬱、焦慮情緒困擾
這個時代,讓我們比以往更容易焦慮,也更容易對未來感到不確定。
AI 取代工作、網路資訊過量、人際關係變得表面化……這些變化讓我們更容易產生焦慮感。有些人開始對未來失去信心,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價值。這些焦慮,若長期累積,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困擾,如憂鬱症、倦怠感、社交退縮等。
💡 調適方式:
👉 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如果覺得焦慮或憂鬱,適時尋求心理支持。
👉 培養「數位斷捨離」,讓自己偶爾遠離網路,回歸當下的生活。
-
▋6. 過量的資訊來源:片面認識世界、機會很多但難以選擇
現在,資訊比以往更容易獲取,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真的「知道」了更多。
短影音、AI 推薦新聞、社群媒體的演算法,都在幫我們篩選資訊,但這些資訊往往只是片面、迎合我們喜好的內容。於是,我們可能誤以為自己了解了世界,但其實只是活在自己的資訊泡泡中。
此外,當機會變多,選擇變多,反而讓我們難以下決定,甚至出現「選擇恐懼症」,害怕錯過任何可能性。
💡 調適方式:
👉 有意識地選擇資訊來源,不要只依賴社群媒體,定期閱讀不同觀點的新聞或書籍。
👉 接受「沒有完美的選擇」,勇敢做決定,而不是一直猶豫不決。
-
▋7. 關係的開展與經營不只限於實體
網路讓我們的關係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交友、約會、工作夥伴,都可能是透過線上認識的。
這讓我們的交友圈更廣,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網路上的關係,真的比現實更容易經營嗎? 許多人發現,雖然認識的人變多了,但真正深入的關係卻變少了。
💡 調適方式:
👉 在線上建立關係的同時,也別忘了維繫現實中的互動。
👉 練習深度交流,不要只是聊天,而是試著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
-
結論:在變動的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AI 與網路的時代,帶來了無限的可能,但也讓我們的心理承受更多挑戰。與其讓科技控制我們的情緒,不如學習如何聰明地使用科技,讓它成為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壓力來源。
思考題:你對 AI 與網路時代的心理變化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你覺得自己在哪一點最有共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