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推薦序/我曾經也是快要撐不下去的青少年

 

【推薦序/我曾經也是快要撐不下去的青少年】#好書推薦
我曾經也是快要撐不下去的青少年。
高中時期的我,成績不好、無心學習,情緒起伏不定,有時焦慮、有時憂鬱,一下厭食、一下暴食,每天都不想去上課,遲到、缺曠課情況一直在學校規定的邊緣......可以說是典型的「問題青少年」。
在作者井上祐紀提供的「情緒、身體、行為警訊」檢核表中,我幾乎每一項都符合。但當時我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痛苦,而是困惑著,為什麼我會這樣?為什麼我不能和其他同學一樣「正常」?但我真的好痛苦。
井上博士在書中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提醒:「痛苦的事情,不需要刻意去找原因。」當我因為學業、人際關係而煩惱時,不斷找原因,只會陷入焦慮自責、怪罪自己的惡性循環。
井上博士提出了自救三步驟:整理、連結、對應。
我在井上博士的敘述中,感受到全然的接納。
不想上學?很正常。
無法學習?很正常。
不想與人互動?很正常。
覺得很孤單寂寞?很正常。
在「整理」的過程中,讀者的痛苦先被接納了,再來看可以怎麼調整,讓自己活得更舒服自在。
本書中有許多貼近青少年生活的案例故事,包含不想上學、被朋友嘲諷、社群媒體都沒人按讚、親密關係困擾、升學、嫉妒、缺乏自信...等,每個案例井上博士都帶大家練習,客觀看待事件、覺察自己的感受、產生的改變,並分析每種困擾的心理狀態,我感覺自己青少年階段常見的煩惱都被囊括在內了。
書中也針對不同困擾,提供非常具體的行為指南,不只是勵志雞湯,而是可以用作者提供的方法、步驟和表格,一步步練習整理自己,或幫助我們身邊重視的青少年。
井上博士的這本書,是寫給青少年「自救」的,也是寫給青少年教育者、助人工作者的工作手冊,當然,如我這樣曾在青少年時期受過傷的成年人,也能在這本書中得到療癒。
井上博士在書中的態度非常尊重、平視青少年,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用平等的態度一起陪青少年面對困難。我想這是很不容易的事,青少年時期,我總覺得自己孤獨一人、沒有人理解我,如果我早點看到這本書,或是我身邊的師長前輩以這樣的態度去接納我,相信對我當時的身心狀態都會幫助很大。
套句井上博士的話,但願所有人都知道:「我值得被別人愛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