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路途】諮商心理學研究所面試:所謂諮商演練

【所謂諮商演練】演練!?那是什麼?能吃嗎?

舉凡在諮商研究所入學面試、輔導教師甄試、實習機構面試...等,多會有諮商演練的考試,透過現場與假個案一對一的演練,能讓評審簡單快速了解考生諮商輔導的基本能力。

而「諮商演練」一直都是面試中最讓人緊張的一關,筆者最常被問到的也是關於諮商演練如何準備、評分標準...等問題,多數考生們擔心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足,在演練時難以有良好的表現,但根據筆者的經驗,諮商演練與考生實務經驗多寡並沒有這麼絕對的相關,如同老師的教學演示和正式執教有一定差距,本文將針對考試中諮商演練做介紹,以及提供一下準備諮商演練可行的策略與練習方式。

這幾年大量接觸研究所面試的考生,以及與無數考生對談的整理,有些共通性經驗慢慢形成架構,寫這篇文章只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諮商演練沒有標準、沒有對錯,希望能提供考生一些幫助,若有疏漏或不足也請不吝指教。


【諮商演練@考試】諮商所、教甄面試

以諮商所面試為例,諮商演練的考試流程如下:

  1. 抽題目
  2. 演練:進入考場、開始與假個案一對一演練(5-8mins)
  3. 概念化:評審問答、個案概念化(3-8mins)

〈抽題目〉

每間學校狀況不同,題目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從數個題目中抽出,抽完後有些學校會有一段時間可以準備,有些則是抽完立刻上場,如何拆解題目詳見下方的「演練題目解析」。

演練

演練時間約5-8分鐘不等,開始演練時計時、時間到會按鈴就中止。

一間學校辦理面試時,會請2-3位同學輪流擔任假個案,根據老師指定的情境或是考生抽到的題目扮演該角色,扮演個案的同學對演練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需注意的是,假個案通常不會滔滔不絕,因為他要演個案一整天,沒什麼力氣很主動,若考生沒有充足的準備,很容易兩人都沉默不知道說什麼或是冷場。

且個案扮演的情境跟角色是假的,拿到的描述也很少,個案都是根據考生的應對或提問見招拆招、編寫劇本,若考生心中沒有架構亂問問題或回應,整個諮商話題就會變得非常發散、難以聚焦,整體就會顯得沒有脈絡,後續在做概念化時就會破綻百出。

概念化

演練時間到後,面試的評審會開始與考生對答,了解考生對個案做的評估與假設,以及考生對自己在剛剛演練中的覺察與反思。

私以為概念化是諮商演練中非常重要的一塊,透過與評審的問答,考生的專業能力和程度高下立判。考生們演練雖有優劣,但標準差遠低於概念化能力,概念化能力好壞能讓考生與其他對手拉開差距,很多人花時間在練習演練,卻忽略了概念化的重要性。

且根據心理學中的新近效應,考生於概念化的表現,和在概念化時描述演練做了什麼,對教授來說印象是比諮商演練還要深刻的,因此建議考生在準備時不應忽略概念化。


【諮商演練題目解析】

拿到題目後,題目上會有關於個案的重要資訊,但根據資訊的多寡又有不同的因應方式,以下為題目中會出現的資訊及因應方式:

  1. 個案名字、性別
  2. 年齡、學校、年級
  3. 考生角色
  4. 主述問題
  5. 晤談次數

〈個案名字、性別〉

題目若附上個案的名字,考生就必須要記清楚,在演練過程中或許可以適時的將「名字」、「你」交互使用。需注意的是,若設定是第一次晤談,考生需跟個案確認能否以題目上的名字稱呼個案,以示尊重。

但若題目上沒有告知個案的名字,考生可能要詢問一下個案希望自己怎麼稱呼他。不過如果考生沒有稱呼個案名字的習慣,就不用特別關注這一點,以個人習慣為主。

〈年齡、學校、年級〉

建議考生要對年齡敏感些,國中約12-15歲、高中約15-18歲,我國最低合法性交年齡為16歲(違者需通報),刑法成年定義18歲、民法20歲。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議題,就筆者多年統計資料,最常出現的題目為大學生,其次為成人,再來才是高中、國中。

大學生常見議題有生涯(沒有目標方向、轉學轉系、研究所、畢業出路)、人際疏離、感情(糾葛、分手),這些議題談一談可能會連結到原生家庭;成人的議題則較為廣泛,可能會出現有病理診斷的資訊,例如憂鬱症、焦慮症,也有聽說過比較稀奇的題目,離婚、流產...等,但應該非常非常少見;高中和國中生則必須要非常注意個案所處的學校系統,以及個案年齡、應通報事項,在學校系統中,諮商員的角色會異於在大專院校或社區機構的心理師,想考師範體系學校的考生務必要了解一下學校系統,才能釐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限制。

建議考生在練習時就有計劃的設定對象,考試時面對題目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考生角色〉

延續前一點,考生的角色在諮商演練中也是重要的,通常題目中就會注明角色,考生拿到題目後必須要思考,你是大專院校的心理師?社區機構的專任或行動心理師?還是學校輔導老師?不同角色在諮商中的空間和限制會有所不同,在不同機構、系統中的因應方式可能也有些微差異,雖然這是很細節的部分,不一定需要花很多時間關注,但若是犯了一些基本原則的錯誤,恐會影響甚巨。

〈主述問題〉

這張題目紙的重點,毫無疑問便是主述問題。主述問題可長可短,目前聽聞的狀況都是只有簡單一句話的描述,其他的細節交給假個案自由補足,因此考生拿到的題目主述問題範圍可能很大、敘述稍籠統,如同前面所述,個案的議題其實是由扮演的人隨機應變的,因此考生問出什麼問題、做出什麼回應,才是影響個案後續會說出什麼的關鍵。

主述問題類型大致可分為生涯、人際、感情、家庭,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的問題都會扣回家庭,務必針對幾大類型的議題都要練習過,同種類型的議題會有一些共通性的做法、問句和可能的對策,若事先有足夠的練習,面試時方能得心應手。

〈晤談次數〉

題目不一定會告訴你這是第幾次晤談,但若題目有說,則務必按照指示做,題目沒說的話建議假設為第一次晤談。

以第一次晤談為例,自我介紹、保密與倫理事項說明、場面構成...等大家都知道該做的事,因為時間很短,常常我們全套做完就10幾分鐘了,在考試時諮商演練的情境下如何能做到呢?要不要做場構見仁見智,但我個人習慣是會用一分鐘簡單的做一下,可以評估一下自己較為習慣的方式。若要做的話,我的習慣是簡單講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輔導老師?心理師?諮商員?),說明在這裡的談話都是保密,若要向外人告知前必定會徵求個案的同意,告知保密例外(自傷或傷人意圖、未成年通報事項),並詢問個案希望我怎麼稱呼他,之後再進入主述問題。

若題目指定的並非第一次晤談,就算對個案所知甚少,在演練中則需表現出一副跟個案談了好幾次的樣子。遇到這樣的情況,可採用一般諮商中很經常出現的開頭「這週過得還好嗎?」,若個案不夠主動,可用「上次你提到...」為開頭,緊扣題目紙上的主訴問題,詢問個案這週的狀況或是深入蒐集更多資訊。


【小結】

本文主要介紹諮商演練在考試情境中的流程與注意事項,將每個項目細細拆解討論,從頭看下來有些瑣碎,一些枝微末節的小細節其實不用真的太過在意,純粹是筆者希望將腦袋裡所有資訊都擠出來記錄下來,該怎麼做、如何抉擇自己適合的方式,需要各位考生們經過練習、自我覺察後焠鍊出來。

最後,還是想強調一個重點,諮商演練或任何面試都沒有絕對的標準,這只是我個人與許多友人經驗的匯集分享,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才是對自己、對考試最有幫助的方法。

講了這麼多,下篇文章將談如何準備諮商演練,包含演練技巧、概念化的做法,以及回應評審的提問,也提供一些常用的諮商演練練習方式供讀者參考。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