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1日 星期一

【春節錦囊:難搞親戚應對指南】

 

【春節錦囊:難搞親戚應對指南】
「在哪工作?薪水多少?」
「趕緊準備去考公職比較好!」
「什麼時候結婚呀?」
「什麼時候要生孩子呀?可別太晚啊!」
「聽我的,你就應該OOXX...」
成年人的過年,除了終於可以放假休息幾天,
但想到要應對各種親戚提問,一口氣又有點喘不上來。
雖然我們都知道,好奇是人之常情,
一直問東問西,只是因為他們實在沒話好說。
動不動就要展現長輩豐富閱歷對你批評指教,
也是因為這可以讓他們感到權威和價值感。
畢竟在生活中,這樣的時刻可不多。
儘管我們無數次告訴自己:
這全是親戚自己的議題!!!
不甘我的事,也不甘你的事!!!
還是很容易受影響啊啊啊啊啊啊!!!
內心忍不住翻白眼到天邊,憋到快內傷,
或實在聽不下去想出嘴反駁。(炸開...)
-
如何應對難搞親戚,愉快過個好年?
💡 1. 調整預期
不要幻想親戚會改變。
講話不中聽的人今年不會忽然變溫柔;
會一直問東問西的人還是會一直問;
會對你下指導棋的人今年也不會放過你。
心中設定好預期,接受事實,
你就是要面對這些一樣的人。
一切都在你的預期之中。
不要心存幻想,破滅只會更失望憤怒。
-
💡 2. 那是他的議題,同情他
「像我兒子在美國發展多好啊,你怎麼不去?」
她兒子都不回她訊息,只能在這叨念我們。
「女生該早點結婚生小孩,不然工作再好有什麼用...」
在他的世界裡女生只能在家相夫教子。
嗯,可能他的時空停留在 20 世紀了。
「想讀資工系?這科系沒前途啦!要讀電機...」
哇,他應該不會用 Line 跟 IG 吧?
太好了,肯定也不會收到長輩圖。
長輩親戚會東問西問,或是想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大多都是出自他身上的議題。
可能是囿於他的生命經驗,也可能他在求關注。
更多時候,可能是他的生活中貧乏缺少尊重。
無論如何,那都是他的議題。
若想不被激起情緒,試著同情他。
太可憐了,就讓他講幾句吧!
-
💡 3. 擺脫自我懷疑
單身,問你什麼時候結婚?
已婚,問你什麼時候生小孩?
有小孩,問你小孩成績如何?
小孩大了,問你小孩讀什麼學校?
無論你做得多好,他們一定能從中挑出不足。
而他們怎麼挑你毛病,都與你真實的好壞無關。
不要因為這些不了解你的人,陷入自我懷疑。
你不用滿足任何人的期待,也不必內疚。
你有權做出他人認為「不合理」的決定。
-
💡 4. 不要試圖改變親戚
從性格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
人到一定年齡(通常是 40 多歲)性格趨於穩定,
簡單來說就是很難改變了。
就算你再怎麼看不順眼親戚,
覺得他怎麼這樣!他的理解是錯的!
就別試圖糾正他或跟他講道理了。
常常我們以為,這是對的啊!要跟他說啊!
實際上你們會陷入毫無邏輯的爭辯,
最後你只會把自己氣到不行。
想想他都幾歲了,不會改變的。
(要不也不會每年都這麼讓人煩躁。)
-
💡 5. 跳針回應
面對不依不饒的問話或批評指教,
避無可避時,可採用跳針回應。
「我看你這工作沒啥前途...」
『嗯嗯,我回去了解一下。』
「你還是轉行吧!」
『嗯嗯,我回去看一下。』
「你這個行業 blabla...」
『嗯嗯,好像是,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回去研究一下。』
不管對方問什麼、講什麼,
反駁只會陷入新一輪的攻防戰!
可以用類似意思的語句重複回應,
讓對方自然而然無話可說,
當對話顯得有些無趣,對方自然會轉移焦點。
-
謹記以上五點,讓你春節期間淡定的見招拆招。
好好享受得來不易的假期,
別讓烏煙瘴氣的爭執衝突影響了你的休息。
最後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難搞的親戚呀!!!

 

2022年1月30日 星期日

「沒有人過著如願以償的順遂人生,所以大家都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

 

「沒有人過著如願以償的順遂人生,所以大家都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阪口安吾《青色地毯》
疫情肆虐這兩年,經歷了一些艱難時刻。
倒也不是工作上的艱難,我一直認為堅持做對的事,總會順流到對的地方。
艱難是好多好多想念的人。(還有好多好多想念的食物。)
身為心理師,我每天都在陪伴人們經歷艱難時刻。
面對這些難,沒有任何「神奇法門」可以讓人瞬間好起來,雖然來找我們的個案常常抱著這樣的期待。
換做自己也是一樣的。
我一直很清楚,沒有誰能真實解決誰的困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關。
同理的本質是一種陪伴,高品質的陪伴。
面對艱難時,你知道身邊有人「在」,知道他正努力理解你的困難,和你一起嘗試解決問題,而不是批判指責,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從來就不存在誰比誰幸福這種事。

 

2022年1月29日 星期六

能力,是創傷開出來的花。

 

受過的傷害和遇到的困難,並不是在告訴你不值得被愛。
創傷的存在,更像是在提醒你往後如何去保護自己,
如何去分辨善意和創造美好。
by 我的微博網友留言
-
過去幾年,我時常處於焦慮與苦痛中。
我會在深夜陷入憂鬱情緒,
對事情經常災難化思考(然後搞得自己更焦慮),
也無法直視夢中真實的渴望。
我為什麼相信心理治療?
正是因為我從中獲得改變。
安頓混亂的內在,學習與無常共處。
事情不一定有變好,別人也不一定會改變,
但我更能夠應對,也更有力量了。
能力,是創傷開出來的花。
但沒有被療癒的創傷,就只是創傷。
P.S. 圖為芝加哥小廚房的一盤早餐。

 

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

喜歡,可以只是喜歡。

 

「喜歡,但不想在一起的人。」
學員很困惑的問我:
他喜歡一個人,但不想跟對方在一起。
他覺得自己很奇怪。
「喜歡一個人,一定要在一起嗎?」我反問。
學員好像被問矇了。
-
喜歡,是一種感覺;
在一起,是一種選擇。
我們一生中可能會喜歡很多人,
但要不要跟對方在一起,要做一個決定。
決定的背後,是責任。
你有責任和對方建立一段有共識的關係,
無論這是什麼樣的關係。
-
喜歡,但不想在一起?
她那麼可愛,你當然會喜歡。
但現實是在一起好像複雜又麻煩,
還會破壞原本平衡愉快的相處模式。
「在一起」並不是「喜歡」的唯一解。
喜歡,可以只是喜歡。

 

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台灣人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

 

【台灣人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免費贈書活動請看文末
斑馬為何不會胃潰瘍?
.
某天,同樣從事助人工作的我妹,跑來我們工作室玩。
.
她隨手拿起書架上的書開始看,沒多久跟我說:
「這本書很不錯耶!」
.
關於「壓力」的書,坊間沒有萬本也有千本。
身為心理師,一年也要講無數場跟壓力有關的演講。
.
但這本書不一樣。
.
根據美國信諾保險集團一項全球性的健康指數調查,
臺灣的壓力指數已在全球排名第二位!
.
而長期處於壓力下的身體,究竟會出現什麼毛病呢?
.
根據書中長長長長的介紹,簡單來說什麼病都會有...
(請允許我斷章取義,因為真的看起會整組拍料料...)
.
只有人類會聰明的產生心理壓力,
但也會笨得讓壓力「未演先轟動」地在腦中一再折磨自己!
.  
所謂壓力源,
是指來自外在世界打破你慣性思想與行為的東西,
也可以是「預期即將發生」的因由;
而壓力反應,
則是你的身體試圖重建慣性思想與行為的作為。
.
如果你是逃命的斑馬,或是衝刺覓食的獅子,
你的生理反應會良好地處理這類短期生理緊急事件。
但是,當我們枯坐擔心有壓力的事情時,
也會開啟相同的生理反應。
.
而當它們被慢性激發時,就可能是個災難,
因為壓力反應本身會比壓力源更有害。
.
壓力本身不會致病,
我們面對壓力的方式才是問題所在。
.
本書的作者是史丹佛大學生物學及神經學專家薩波斯基教授,
看這樣國際頂尖學者從生理、腦科學、性格...等,
各式各樣的角度帶大家認識壓力,
並給書科學有效的應對方式。
.
從今天起,嘗試做一點小改變。
.
讓壓力不再成為身心健康的威脅!
.
-
.
〔免費贈書活動〕
.
▋抽獎步驟
.
1.按讚追蹤粉專「盧美妏心理師」
2.按讚並公開分享這篇貼文
3.於本文留言「我要改善壓力」,並 tag 兩位 FB 好友(例:我要改善壓力 @王小美 @李阿明)
.
抽獎時間:1/30(日)
.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全職 / 兼職實習生招募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全職 / 兼職實習生招募
如果你對 #行動心理師#企業合作#網路心理工作 有興趣,也期待能立足台灣,發展 #中國大陸#北美與歐洲 市場。
歡迎繼續往下看,誠摯邀請你加入我們團隊。
-
💡關於我們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專業團隊組成至今第七年,
繼香港、廣州、上海和重慶的實體空間,
今年正式在 #台北市 登記成立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主要提供心理諮商、職業生涯諮詢服務,
以及心理學沙龍 / 工作坊、專業培訓課程...等。
創作兩套心理牌卡《人生設計卡》與《愛情設計卡》。
團隊成員位於兩岸三地和北美,
核心夥伴包含頂尖大學心理科系教師,
全球主流心理諮詢平台督導師 / 入駐審核面試官。
主理的實體與線上課程 / 培訓超過 500 場,
累積參與學員逾 100 萬人次。
諮詢與培訓合作的企業和機構約 30 家,
其中全球 500 大企業超過 10 家。
近一年在 #台灣 主辦的實體工作坊約 110 場,
累積參與人次超過 2,000 人。
企業培訓 / 合辦課程與工作坊約 90 場。
-
💡工作型態
我們的工作型態比較特殊,簡單來說就是 #充滿變化
我們都無法想像下個月會遇到什麼狀況,
或是合作企業、機構有什麼新的調整跟需求,
所以整體業務和工作安排都比較靈活彈性。
如果你期待穩定明確的知道學期初、學期末要幹嘛,
或是在一年的實習中固定做同樣的事,
那這種經常變動的工作模式,可能不符合你的期待。
由於成員四散各地,每年只有在尾牙全員到齊,
不會常常有那種溫馨大團圓的感覺。
團隊的工作內容一半台灣、一半海外,
根據過往經驗,約輔導與磨合半年左右,
可以讓台灣心理師或實習生有接海外個案的能力。
疫情之前經常有公費出差海外的機會,
在不同城市帶領工作坊、擔任助教、對接合作...等。
(以及必須有的順便旅遊和吃遍當地好吃的~)
疫情期間一切都以線上為主,
實習生可以自由決定要不要參與海外工作。
當然,我們比較期待對變化與挑戰躍躍欲試的夥伴加入。
-
💡實習津貼
實習津貼不固定發放。
但實習生創造的任何收入,都比照所內心理師分成。
包含但不限於專案諮詢、企業合作、外展助教費,
開辦或與心理師合辦團體、工作坊或海外工作。
依過往經驗,一個月收入範圍在 1,000~50,000 元之間。
抱歉我們也無法保證具體數字,
這涉及到每個月諮商所的業務量以及實習生個別差異。
有些實習生能為自己賺到很多錢,
例如上個月轉給某實習生 2 萬 rmb 的企業培訓...
有些實習生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創造機會,
例如前年某實習生一年下來津貼僅約 15,000 元。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在自費市場的發揮,可以當作沒有津貼。
-
以上說明如果你能接受,歡迎繼續往下看招募資訊。
-
💡招募資訊
1.名額:全職實習生 x 1 位、兼職實習生 x 1 位
2.招募對象:
目前就讀於諮商輔導相關系所碩士班研究生,
需全職實習及兼職實習者。
3.實習時間:
111 年 7 月 1 日至 112 年 6 月 30 日,為期一年。
#全職實習 每週時數 32 小時,#兼職實習 每週 8 小時。
彈性排班,包含實務工作、諮商所行政與外展服務時數。
4.實習地點:
📌諮商所: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41號8樓之2
(捷運中山站 5 號出口正上方)
📌課程與培訓工作室:人生設計實驗室
(捷運中山國小站 4 號出口附近)
5.實習內容:
包含但不限於個別諮商、團體諮商、電話初談、課程 / 工作坊設計與帶領...等實務工作,諮商所行政、影音圖文製作,以及心理諮商相關推廣活動。
自由參與的海外工作包含線上會議、海外企業培訓與諮詢、課程設計,海外自媒體運營與客戶服務。
(不包含打掃拖地洗廁所,會另外請清潔人員處理,僅需維持工作環境基本整潔。)
6.實習權利與義務:
(1)每週固定參與線上團體督導(週二晚上 10 點),以及所內行政會議。
(2)每週個別專業督導與行政督導。
(3)對客戶隱私守口如瓶,嚴格遵守諮商倫理。
(4)參加諮商所安排的教育訓練課程。
(5)免費參加諮商所主辦的專業培訓與各式主題工作坊。
(6)共享諮商所實體與線上專業學習資源,電子書、知識素材庫、過往課程錄音錄影...等。
(7)心理文章寫作、課程設計、演講與授課技巧訓練。
(8)尾牙為米其林星級餐廳。
7.申請資料:
(1)履歷表(2 頁 A4 以內)
(2)自傳與專業經歷(6 頁 A4 以內)
(3)實習計畫書與未來生涯展望(1 頁 A4 以內)
(4)研究所歷年成績單
(5)心理科普 / 心理衛生推廣文章一篇(600~2,000 字)
(6)其他有利審查資料:包含但不限於相關文章、圖文創作、影音作品、自媒體、專業進修、過往工作經驗...等。
(7)就讀學校之「諮商專業實習辦法」
8.申請時間與收件方式:
❗️即日起至 111 年 2 月 16 日(三)止❗️
請將申請資料寄至:林老師 service@careerACDC.com
信件標題請註明「應徵全職 / 兼職實習心理師」與姓名。
例如:應徵全職實習心理師 林OO
收到申請資料三天內會回覆,若未收到確認信件請再次投遞。
一週內通知資料審查結果,若通過審查即安排 #實體面試 時間。
隨到隨審,額滿即止。
P.S. 通過資料審核者,請於面試前提供一到兩位 Reference Check 聯繫人資訊。

 

「Where fun comes to die」

 

UC Berkeley 的杯子上印著「Happy Place」,
氣候舒適的加州有滿滿快樂的本錢。
從 UC Berkeley 到 UChicago,
印在杯子、帽 T 上的地下校訓赫然變成:
「Where fun comes to die」。
這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啊!
氣溫也是,舊金山現在 11 度,
我們大芝加哥已經 -20 度了。
究竟今年冬天會不會比火星還冷呢?
-
阿薩姆紅茶葉、月桂葉、肉桂棒、綠豆蔻、丁香,
最後加入姜黃粉跟鸚鵡紅糖。
今天的鍋煮奶茶是香料奶茶口味,
香味豐富奶香濃郁~

 

2022年1月26日 星期三

【女人迷 x 本質大學】

 

【女人迷 x 本質大學】#做出正確的職業生涯決策
回顧2021的計畫,你 / 妳實踐了多少呢?
展望2022新的一年,你 / 妳又希望成為怎麼樣的自己呢?
在這個盤點過去、展望未來的時間點,
想邀請各位來參與女人迷共學成長的社群 #本質大學
我主講的課程是「#生涯方向定錨與有效決策」。
其中會分析你現在的 #生涯定向現況
針對不同類型的職涯困擾與迷茫,給出具體建議。
還會從 #決策心理學 的角度看待職涯問題,
一起做出正確的職業生涯決定!
【課程特色與亮點】
1.全方位帶領你從「自我成長」到「職場實踐」
2.「社群小聚」讓你與具有共同目標的夥伴一起成長
3. 30+各領域專業講師,35堂課程
🌟專屬報名連結請看留言第一條🌟

【年前轉職:什麼情況下,你該毫不猶豫的換工作?】

 

【年前轉職:什麼情況下,你該毫不猶豫的換工作?】
「在這家公司五年了,感覺未來沒什麼上升空間,每年都覺得該換個環境是試試看,但薪水穩定又離家近,一直下不了決心⋯⋯到底該不該趁今年跳槽呢?」
「部門總是缺人,主管總說下一季就好了,但從入職起天天加班、超時工作,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到底什麼時候是個頭?」
春節前後,我們團隊的轉職諮詢業務量往往會暴增。
好不容易熬到尾牙、領完年終獎金,人們累積一年對工作的猶疑都浮上心頭。
你最近有轉職的念頭嗎?
本文將透過職業生涯諮詢師常用的方法,從五個向度協助大家梳理現在的工作狀態,理性清晰的評估到底該不該轉職。
-
▋職業發展「追」與「逃」
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年,主管還是一樣成天為了雞毛蒜皮小事找你麻煩嗎?
辦公室內部人際鬥爭不斷,自己好像站錯隊了該走該留?
現在的工作雖然穩定但沒什麼發展性,該趁著年後轉職嗎?
在談辭職的「時間點」之前,請先冷靜思考,你想辭職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你想離職,是為了「#追」,還是為了「#逃」?
28 歲的小梅就經常辭職換新工作。
雖然從趨勢上來看年輕人常換工作不一定是壞事,可能還能鍛鍊適應力跟學習力,但一年內換了四份工作也太過頻繁了。
小梅每次決定辭職到行動最多相隔一週,理由多半是主管偏心、經理刻意為難她、被前輩們排擠。
她用換工作來解決問題,但似乎總是陷入一樣的困境。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沒辦法長久做同一份工作?
很多人會因為一時衝動、厭惡原本公司某個主管⋯⋯等情緒性因素遞出辭呈,這類型的人辭職是「#逃離」原本工作而非「#追求」更好的選擇。
往往在新公司又會重演類似的職場困境,然後一直哀嘆著自己換不到好工作。
辭職前無論有沒有新工作等著自己,一定要先確認自己辭職是為了「追」,追求更好的職業發展、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追求自己的時間空間。
千萬別為了「逃」而又到了一個不喜歡的地方。
-
▋到底什麼時候該辭職呢?
我做職業生涯諮詢時,經常遇到對於辭職猶豫不決的個案。
「轉職」議題可以說是這些年做諮詢居高不下的主要困擾問題,無論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人們都會懷疑「#現在的工作真的適合我嗎?」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你這麼懷疑自己!
我見過許多 30 歲之前就坐上全球前 100 強公司的高管、年薪動輒數百萬,這些看似人生勝利的菁英人群,也經常面臨著是不是該轉換跑道?跳槽到別家公司?或是辭職去進修的想法。
而當人們對「辭職」這兩個字開始起心動念,它就像小蟲一樣時時刻刻鑽著你的心癢癢的,不但影響工作表現,還動不動就要拿出來想一下、問一下親朋好友、上網看看大家的分享,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我果然有選擇困難症。
我通常會建議換工作與否選擇困難症的個案,先評估五個「#轉職思考向度」,再決定是要辭職、還是留在原本的公司努力做些調整、爭取更好的發展。
-
▋轉職思考五向度
從五個「轉職思考向度」來看現在的工作,用這些描述來評估自己是否該換個地方了。以下每個問題與描述,答「是」得 1 分、答「否」得 0 分。
💡薪資福利
1.公司給的薪資與我覺得自己應得的是否匹配?
2.公司提供的福利制度是否優於業界水平?
3.薪資有令人期待的成長空間
4.當我表現出色時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5.薪資是否能支付現階段可接受的理想生活開銷?
💡學習成長
6.我在這份工作中還有學習與成長的空間
7.部門裡有值得學習的同事或主管
8.完成工作中的任務能讓我得到成就感
9.公司願意提供更多學習資源
10.在公司能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事
💡情緒人際
11.工作時,我是愉悅的
12.在工作中能與主管溝通順暢
13.與同事相處融洽愉快、私下關係佳
14.下班時,想起工作不會感到負擔
15.工作狀態不至於影響睡眠品質
💡未來發展
16.公司的前景和未來發展性佳
17.在公司內部有升遷機會
18.公司內部教育訓練制度完善
19.這份工作符合自己未來生涯規劃
20.之前在自己職位的人,後來發展佳
💡生活方式
21.在公司工作的生活模式符合自己期待
22.在公司工作的生活模式符合家人期待
23.跟朋友提起工作時還算滿意
24.能拿捏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25.公司的地點和環境理想
-
▋轉職分數計算與解析
✏️ 0~5 分:該換工作了!
你對這份工作很不滿意,早有做不下去的想法!但礙於經濟或其他現實因素考量,或擔心自己之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不敢輕易辭職。
諮詢師建議:可以積極尋覓新工作,多問問總沒錯,或是投入學習與進修,尋找下一步的方向。
✏️ 6~10 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份工作不太符合自己的期待,又沒有到厭惡的程度。你對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現不算滿意,每天工作像例行公事一樣提不起興趣,想換工作,但又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常想著「不如歸去」,又繼續拖著疲憊的身軀去上班。
諮詢師建議:思考當初從事這份工作的初衷,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呢?這是你想要的嗎?如果和當初期待不同,是什麼改變了?讓你繼續留下來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從五個「轉職思考維度」中看到自己哪些維度滿意、哪些維度特別不滿意?哪些滿意的項目消失了你完全無法接受? (若決定辭職請參考0~5分)不滿意的那些項目有沒有機會調整?建議針對自己最在意的維度調整起。
✏️ 11~20 分:自我提升、騎驢找馬
雖然偶有轉職的想法,但這份工作目前還算符合期待,而且在各方面都有成長的可能性,可以再待一段時間好好學習、提升自己,再看看就業市場中有沒有出現更好的選擇,騎著驢才能追上馬!
諮詢師建議:除非有明顯條件更好的工作機會出現,不然暫時先不用考慮轉職,建議藉由這份工作來磨練自己、提升能力,用公司資源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才,等到有更高階的機會出現時一躍而上。並從五個「轉職思考維度」中看到自己哪些維度滿意、哪些維度不滿意?嘗試調整那些不滿意的項目。
✏️ 21~25 分:符合理想的工作
恭喜你!這份工作屬於你的理想工作類型,各方面的條件都符合你的需求,甚至有些比期待的更好,你在工作中適應良好,工作對你來說是件愉快的事。
諮詢師建議:雖然這份工作很符合你的理想,但要特別注意不要因此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渾然忘我,別忘了你的生活周遭還有許多親朋好友喔!每隔一陣子也要為自己做全方位的盤點,這段時間學習了什麼?哪些地方不一樣了?定期核對目標,成為更理想的自己。
-
「轉職思考向度」是職業生涯諮詢師在協助個案核對轉職想法的簡易版本,可以做為評估是否要辭職尋求新發展的參考。
但轉職議題涉及層面很廣,若這份評估單無法涵蓋你遇到的狀況、不只是職業本身需要調整,建議還是尋求專業的諮詢師,量身打造屬於你的職業發展地圖。

【廚房裡的心理師:布拉塔生火腿沙拉】

 

【廚房裡的心理師:布拉塔生火腿沙拉】
買到當天現做的 #布拉塔起司(Burrata)!
布拉塔起司像個福袋,外層類似莫札瑞拉起司,有彈性又柔軟清爽;切開內裡像餡料一樣,是加了點鮮奶油的半固體凝乳狀起司。
滋味口感都很豐富有趣的布拉塔起司,常出現在前菜和沙拉中。
尤其跟鹹鹹的食材搭配,生火腿、鮪魚塔塔、韃靼牛肉…瞬間讓整道菜變得溫潤美味,我個人非常喜歡。
布拉塔起司就是要新鮮才好吃!可惜亞洲很難買到,多半是進口的,風味差距甚遠。(這幾年可以在 #慢慢弄 買到高品質的布拉塔起司,我馬上成為死忠鐵粉。)
今天的前菜是「#布拉塔生火腿沙拉」。
盤裡鋪上芝麻葉,布拉塔起司擺中間,周邊環繞義大利36個月帕瑪生火腿,淋上優質橄欖油和陳年酒醋。
一道外面要價不斐的前菜,#三分鐘 上桌!

 

2022年1月25日 星期二

【閱讀,是成本最低的心理治療】

 

【閱讀,是成本最低的心理治療】
焦慮不安、憂鬱低落的朋友來求助,我通常推薦諮商和閱讀。
人們通常都認可這是有效的方法,但去執行的少之又少。
可能我們推廣心理諮商科普還不夠,也可能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好好讀一本書太難。
但若是遭逢挫折、創傷,或是靜不下心與一本書好好相處,看電視劇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當你遇到一個好故事、好想法,你的情緒跟情感都會隨著情節起起伏伏。跟著主角經歷喜怒哀樂,一起遇到挑戰、一起怦然心動、一起悲傷落淚,然後一起突破難關。
在故事中,你會有新的體驗,最終對這個故事、對你的生命事件有新的詮釋跟理解。
療癒,就此發生了。
-
你說要是看到悲劇怎麼辦?
沒事的,就像《甄嬛傳》曾帶我走出低潮,娘娘的人生怎麼會那麼苦、那麼慘啊?
相比之下我真是幸運多了...
-
雖然好像電影、電視劇較受歡迎,但我還是更推薦閱讀文字。
你的大腦通過文字建構出一個畫面、一場劇情片,你的認知、你的情緒,是在主動參與這個建構過程的。
而後你的情感,會跟著故事有新的體驗。
我見過引領世界的頂尖人才,無一不是熱愛閱讀、認真生活、堅持運動。
你的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閱讀,是成本最低的心理治療,也是成本最低的成長方式。

2022年1月24日 星期一

請大家善待客服拜託

 

「你看過說明書嗎?你知道怎麼用嗎?」
『我是盧美妏,說明書是我寫的…』
「我是盧老師的朋友,她說會給我折扣。」
『請問您的大名是?』
「我已經說了我是你們盧老師的朋友,我剛跟她聯繫過了,叫你這邊給我折扣!」(各種無限跳針)
『請問您是哪位...』(盧老師本人我表示...)
偶爾兼任牌卡產品的客服,
真是訓練脾氣跟耐心最好的方式。

【柴可夫斯基:指揮大師慕提 x 芝加哥交響樂團】

 

【柴可夫斯基:指揮大師慕提 x 芝加哥交響樂團】
來欣賞指揮大師慕提(Riccardo Muti)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主題是柴可夫斯基。
今天演了經典芭蕾舞劇的組曲 #睡美人#天鵝湖,聽著好想看芭蕾演出呀!!!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來墨西哥當然每天都要吃 Taco~

 

來墨西哥當然每天都要吃 Taco~
以一張小麥粉或玉米粉製成的薄餅(tortilla),包進任何你想包的東西,就是 Taco啦!
Taco 是墨西哥傳統美食,早在西班牙人來之前就已經存在。隨著移民和全球化,Taco 不但成為美國隨處可見的連鎖食物,連台灣都吃的到!
今天吃的是 Rib eye 口味,牛排烤的半熟切塊包入薄餅,搭配洋蔥和一點青椒,方便又美味!

 

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

【從事助人工作有多不划算?】

 

【從事助人工作有多不划算?】
心理助人行業不能只被當成一種「職業」,
必須作為一種「志業」來看待。
「職業」是通過一項技能、可衡量的付出,
用時間精力與社會交換經濟報酬的過程。
「志業」是一種召喚,反映自己重要的價值觀,
為了某種內在的理想,投入有意義的努力。
-
昨天和學員討論讀諮商所、成為心理師這條路。
至少五年青春,動輒百萬元投入,
再看看早已過於飽和的市場,
以及條件不佳的就業環境...
說起投資報酬率?
按按計算機,怎麼算都不划算。
但若想從事心理助人行業,
首先就要先刪掉追求經濟上的「划算」。
-
泛心理助人行業,人人都知道最賺錢的是「開廟」。
凡是經營手法與 seafood 相似的,
多半可以獲得不錯的經濟回報。
越專業的證照,限制越多;
越專業的職位,收入越少。
君不見各種五花八門的國際證照、身心靈認證培訓,
報名無門檻限制,結訓考核也沒聽說有人沒過。
相比錄取率低於 2%、投入成本過高的諮商所,
這些國際證照班、身心靈認證課簡直不能更省事!
於是開辦這些國際證照、身心靈認證的老師們,
收入自然遠遠超過正常執業的心理師。
-
要當一個靠譜的心理師 / 助人工作者,
經常要面對「對」與「容易」的選擇。
要做「對」的事,還是「容易賺錢」的事?
若想選擇「容易賺錢」,回到一開始的計算,
心理助人行業怎麼算都不容易賺錢,
去當 seafood 可能又違背了你的初衷。
做這份工作,心中不能只用「錢」做為衡量標準。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非常非常喜歡我的工作。
心理師工作帶給我的意義與價值感,
遠超過我所得到的經濟報酬。
能夠陪伴一個人走出困難低谷;
協助茫然的人找到人生方向;
聽到職涯諮詢的個案工作發展順利;
促成伴侶或家庭和解與改變的可能性。
我在這些過程不斷驗證人性的無限彈性與可能性,
也從個案的改變與回饋中,一次次經歷感動。
-
身為心理行業的一份子,這份工作除了是「職業」,
同時也要能夠將其視為「志業」才是。
帶著這種心態做這份工作,
才有源源不絕的力氣堅持下去。
正在從事其他工作的你,
也可以嘗試用這樣的心態重新看待個人職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