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

【元宇宙心理學:個體自我發展與心理危機】

 

【元宇宙心理學:個體自我發展與心理危機】
Facebook 創始人祖克柏正式將公司改名為「Meta」,宣布下一步發展重心將放在「#元宇宙」(Metaverse)。
雖然大家都在談 VR、代幣,漲的也都是科技股,但元宇宙是關於「#人」的。
很少看到心理學家談元宇宙,我隱隱覺得,元宇宙與心理學密切相關。
▋自我 / 身份認同:從現實到虛擬的高速變動
自我 / 身份認同(self-identity)是心理治療的關注重點,這是人們自我建構與理解自己的方式,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全部。
自我 / 身份認同既回答了「我是誰?」,也讓人們找到自己的標籤與分類。
過去這個歷程發生在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實體互動中,人類幾千年來發展出一套互動規則。儘管在不同文化下略有不同,但形成後穩定性很高,例如約會交往、學校學習、公司組織與同事關係...等。
你知道在學校要考試交作業、隨著年級升上去,也知道要修滿幾個學分可以拿到畢業證書。你也知道親密關係開展的步驟,先從吃飯開始,一壘二壘...如果要進入婚姻,那又是更大的一套規則等著你。
元宇宙打破了這些規則,快速的破壞、重組,再破壞、再重組,並且是「去中心化」的。
你可能不再因為「學歷」而得到青眼或差別待遇,你不用跟一個人真實見面就能談戀愛,你可以同時接 A 公司的工作或 B 發包的任務。
你甚至不用是你自己,你不用被定義成任何人。
人們將擁有許多不同身份,自由地穿行參與不同團體不同事件。突破地理與時間疆域,不再被困於單一社會角色中。
原先社會作為一個共同體的假設被打破,那些在真實世界熟悉的行為模式、慣用的標籤可能都不再有效,連階級都忽然流動起來。
這是個更豐富的世界,你所習慣的舊條框將無所依存。
-
▋現實與虛擬震盪:安全感的喪失
多元,意味著變化更大、選擇更多。
在元宇宙的世界,結構不斷變動(也不會停止變動),個人的自我 / 身份認同自然也隨之變動。
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當個體的自我 / 身份認同不穩定,容易帶動身心狀態的不穩定。
人們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不確定自己是誰、屬於哪一個群體,也不確定自己的能力、社會位置,甚至因為茫然、找不到方向而產生憂鬱焦慮情緒。
畢竟從社會比較理論看來,人們習慣透過比較來確立自己的位置,那是我們代代相傳獲得安全感的好方法。
曖昧讓人受盡委屈,人本來就不喜歡任何不確定性的事物,選擇更多意味著更加不確定。
這是個高速變動、現實與虛擬交錯,同時失去原有秩序的新世界。元宇宙讓人們在自尊、情緒和自我定位方面出現危機,底層核心是安全感的喪失。
-
▋虛實間的交互與認知:心理治療中的「在」
現實中我們談「在」,不只肉身在場、同在,還包含了身心靈、三魂七魄都「在」現場。
元宇宙時代,這個「在」還需納入虛擬世界中的「我」。
正確來說,虛擬世界既不「虛」也不「擬」,對當事人來說他在元宇宙中的體驗與感受都是真實的,虛擬世界中的自我 / 身份認同也是組成人的重要部分。
也許對許多人而言,虛擬身份的重要性早已超過現實世界。
在跟學生晤談時感受最直接,我們會不停討論他在 IG 上的形象、得到的回應,或是他怎麼裝飾自己的首頁,他在遊戲中的島嶼該如何建設規劃。
元宇宙時代早就開始了。
現在大學生與更年輕的學生們,早已是數位時代的原住民。對他們來說,虛擬與現實都是真實存在的世界,也都有存在的意義追尋和相對應的心理議題需要處理。
治療師能否與虛實間的個案同「在」,我想會是心理治療很大的變革與挑戰。
-
▋自我 / 身份認同的重構:以個人一致性為中心
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的自我,是割裂還是一致的?亦或是協調的兩個面向?
我想無論是個人或治療師,在元宇宙世代都需進行自我的重新建構(尤其是我們這些努力追趕時代的老人)。
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想做什麼?我想和誰在一起?
我在不同維度的世界有哪些不同面向?
我想在哪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越是豐富多元、越是選擇多,則越要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
在虛擬、在現實世界,我們可以擁有許多不同面向與角色,但核心認同是一致的。
治療師要能協助個體確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建立一套穩定看待自身的方式。以自己為靠山,重拾安全感。
並能夠探索不同面向的自我,處理虛擬世界內部的角色拉扯、虛擬與現實世界的角色割裂。而這些不同面向的角色,也能回應到個體內在核心一致的價值與意義。
讓人們在元宇宙的世界裡,像換一身衣服,從容的在不同面向中穿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