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

【Podcast 寶博朋友說】

【Podcast 寶博朋友說】

跟科技狂人寶博士一起錄 Podcast!

第一次在台灣做 Podcast,和寶博士談談新冠肺炎影響下,自己的情緒如何調節?親朋好友焦慮不安又能怎麼協助呢?

疫情對職場的影響太大了,許多朋友都主動或被動出現職業變動。在變化之下,個人職涯發展又該何去何從?

歡迎收聽這集節目哦~~


【寶博朋友說】救贖心靈【在疫情後世界成為療癒朋友的心靈好鍋貼!】- 專訪 諮商心理/職業生涯諮詢師 盧美妏|EP37 

「我原本以為樂觀是一種心態,看來不是的。似乎是有了做過很多努力的自信,才能樂觀。」

「我原本以為樂觀是一種心態,看來不是的。似乎是有了做過很多努力的自信,才能樂觀。」-日劇《外貌協會 100%》
沒有付出努力的樂觀,只是一種虛妄的逃避。
你的樂觀,背後有付出很多很多努力嗎?
如果你已經付出很多很多努力了,千萬別忘了樂觀哦。

-
#7月工作坊資訊整理
▋心理牌卡:發展你的職場優勢能力|盧美妏心理師
7 / 12(日)18:30 - 21:00(2.5h)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6171751581412844117
*你擅長什麼?探索職場優勢能力,掌握個人特色與專長。
*找到自己在職場團隊中適合的角色,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
*用人生設計卡制定能力發展計劃,邁向理想的職業生涯規劃。
-
▋拖延症&完美主義-阻礙行動的兩大認知陷阱工作坊|盧美妏心理師
7 / 12 (日)13:00 - 17:00(4h)
http://www.accupass.com/event/2006302227138907968650
*該做的事很多卻沒行動?下次絕對早點開始?破解拖延症的惡性循環。
*標準過高、害怕失敗、選擇困難、猶豫不決、愛跟人比較,自我批判又難以放過自己的完美主義如何阻礙我們的行動?
*拖延&完美主義專業測試與現場解析,深入拆解阻礙行動的內在核心議題,針對不同類型提供具體改善策略,邁向積極與充滿動力的人生。
-
〈專業培訓與認證課程〉
▋專業認證:人生設計卡專業執行師|盧美妏&許庭韶心理師
7 / 18(六)~ 7 / 19(日)9:30 - 17:30(12h)
https://forms.gle/SYo9kZk7ipQohRGV6
*人生設計卡兩整天專業培訓,ACDC亞洲職業生涯發展中心認證專業執行師。心理師繼續教育學分申請中。
*人生設計卡背後的職業生涯經典理論,實用職涯諮詢技巧。
*個別諮詢中的運用,學校課程、企業培訓、職業生涯講座與團體帶領方式。
*心理師、社工師、職業生涯諮詢師、各級學校教師、HR...等助人工作者。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所謂親密,就是分享脆弱。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曾以為,等我們長大,我們就會不再脆弱。然而長大就是一個接納脆弱的過程。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脆弱。」

所謂親密,就是分享脆弱。

-

「妳就是太堅強了。」

前天睡醒,彷彿在夢中憶起某個人對我說的話。

奇怪的是我完全忘記是誰,應該是多年前曾交往的對象吧?只依稀記得有人這麼對我說過。

很親近的人,在關係的最後下了註解。

-

年輕時候的自己,總想著要成為強者。內心強大、無堅不摧的那種。

小時後我爸常說,要做個「堅毅」的人。

(雖然長大之後他只希望我去當個老師 / 公務員,跟老師 / 公務員結婚,過穩定的生活就好了,別奔波折騰。)

(廣義來說我現在確實是在當老師啦...)

在工作與生活中,我努力當個堅強的人。

面對巨大的壓力與挑戰,我都能扛得住;面對混亂挫折危機,我也能果斷處理。

在關係中也是。

習慣 take care 一切,盡量獨立、盡量給予,減少需求和依賴。需要割裂止損斷尾求生時,多是一眨眼咬牙就斷了,長痛不如短痛。

-

想起以前和上進的 D 先生相處,工作再怎麼崩潰都不常說的。

「不要太脆弱了。」他通常會這麼回應,或說:「堅強一點。」
「我知道,我就說說。」然後話題就結束了。

但人生就是充滿脆弱啊,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脆弱。

心都是玻璃做的,一碰就碎。

-

脆弱無所不在。

工作人際感情家庭,那些無能為力無以為繼的時刻,我們根本沒有選擇。

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往下掉,碎成一片一片。

但社會崇拜堅強、人們需要維護形象,脆弱不被允許。

「都是 30 歲的大人了,哪來這麼多脆弱。」冤親債主先生每次都這麼說。

我們只能選擇壓抑,假裝這些至暗時刻不存在。

或是有些人動不動就責備自己,怎麼這麼容易有情緒?怎麼這麼脆弱?殊不知都是複製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那些對你不好的別人。

我們不能選擇「不脆弱」,我們能選擇的只有如何接納脆弱,如何應對脆弱。幸運的話,還能找到一個人一起承接這份脆弱。

真正堅強的人,不是沒有脆弱的時刻,而是在脆弱時依然維持對自己的信任,知道自己能應對。

-

懂得脆弱,才懂溫柔。

那麼多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真實與信任是維繫關係的基石。敢在另一個人面前焦慮憤怒、悲傷哭泣,毫無保留呈現自己的真實樣貌,才有可能建立深度的親密。

脆弱,是真實的源頭。

卸下堅硬外殼,允許自己脆弱,也給出對方感同身受的關心

是這份脆弱把我們連結在一起。

-

寫完忽然想起說我太堅強的人是誰了。

想想現在的自己,足夠幸運,足夠幸福。

雖然連著兩週被一堆破事干擾情緒,但在親近的人們身邊沒什麼壓力和偶包。真實坦承,勇於脆弱。

親密,就是分享脆弱。

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

失望不是失敗,只是跟預測的不一樣。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要回應「失望」。
個案和學員對我們有期待。
可能期待一次諮詢要達成那種書跟電視上會出現的神奇效果,也可能諮詢就是不如預期、無法解決他們生命中面臨的苦難與問題。
可能期待參加完課程可以得到答案,撥雲散霧找到人生方向,但從開始到結束還是在一片迷茫之中。
諮詢師不太習慣回應「效果」問題。
人間諸事很玄乎,交錯複雜、層疊纏繞,沒有因果、沒有頭尾,更沒有特效藥。
這行做久了,會明白一切都需要時間和緣分。
生命中困擾幾十年的問題,不太可能跟諮詢師談幾小時就頓悟就豁然開朗(那也太不尊重自己過去幾十年的智商了)。
-
我常用鍋貼比喻。
我很喜歡吃鍋貼,去X方雲集都點八個招牌鍋貼。
當我吃完前七個鍋貼,再吃到第八個就飽了。並不是因為第八個鍋貼是什麼神奇鍋貼,而是有前面七個鍋貼的累積。
有時候我們有幸成為個案生命中的第八個鍋貼,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前七個。
人們的努力也是,感覺生命中有好多無效的努力啊,怎麼付出都沒有回報?怎麼投入都看不到效果?尤其在苦難深淵掙扎中的人,一切努力都像投進黑洞,無聲無息。
那都是前面七個鍋貼。
你不能期待吃第一個鍋貼就飽了,除非你食量 / 問題很小。
-
要承認自己讓人失望是多麼困難的事,要面對跟回應更是難上加難。
是的,我讓你失望了。
但失望不是失敗,只是跟對方的預測不一樣。
不要忙著找藉口或防衛指責,這不是他的錯,也不是你的錯。好好來談談,你的預期是什麼?我能提供的又有什麼。
我相信對方會感覺到你的所有誠意。
P.S. 每次回應完個案對諮詢的失望 / 攻擊,覺得好困難好困難,但又好感謝彼此的坦承,以及直面無力的勇氣。一切都會變好的。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如何找一份錢多事少的工作?】


「理想工作狀態喔...最好薪水高一點、有發展性,至少給我五人以上的團隊,但不用扛業績。然後不要太常加班,一年能出國旅遊兩、三次吧......」
叨叨絮絮聽了 10 多分鐘,我歸納了一下,這位學員對工作的期待大概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
說實話,如果有這樣的工作,我也蠻感興趣的...
這些理想與期待背後真實的提問是:如何找一份錢多事少的工作?
「錢多」跟「事少」本身就矛盾巨大,這種工作並不存在。
工作只可能是「#錢多事多」,更多的是「#錢少事多」。
除了靠關係的爽缺,或老爸叔叔是老闆養著的閒散王子公主,很少聽說什麼工作可以「錢多事少」。
要是有人跟你說有一份工作 / 事業「錢多事少、被動收入、財務自由,要不要了解一下?」聽到這些關鍵字,先確認是不是金融騙局或傳銷團體吧。
多半是拐你去交學費的。
-
▋任何事物都有價碼
想擁有理想的職涯發展、物質財富、生活方式,或任何你想得到的事物。大致有三個步驟:
1⃣️明確自己想要的東西,2⃣️搞清楚價碼,然後3⃣️付出代價。
你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還是沒搞清楚價碼?亦或是付不起 / 不願意付出代價?
實話說,許多人都是「以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實際上是付不起或不願意付出代價」。
你願意為了實現目標付出代價嗎?這個代價的底線在哪裡?
-
▋年薪幾百萬的代價
我們來看看大公司高管 / 合夥人的日常:
每天早上 8 點開始工作,午飯在辦公桌前面一邊工作一邊草草吃完,不午休,一路開會、工作到晚上 11 點,有時候晚上應酬之後繼續回去加班,可能還有一些待辦事項需要睡前趕一下。
隔天繼續一樣的生活,每天都在扛業績、危機處理的爆炸壓力中度過。幾乎是 24 小時 on call,平均一個月休假一天。
這大概是年薪數百萬的高管 / 合夥人平均水準,不算特別累了,我認識的朋友們都比這累多了。更不用說那些需要經常出差,奔走在不同時區,需要不停移動、隨時適應不同環境的人(此處就是在說我本人)。
在他們眼裡,996(每天早上 9 點工作到晚上 9 點,一週工作 6 天)很幸福了!
想著高薪的同時問問自己:你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嗎?
願意多久?10 年?20 年?30 年?
P 老師表示:「一天都不願意。」
-
▋你無法逼自己成為工作狂
我的好友 D,20多年來持續工作狂般的強度投入工作,自律、謹慎,無時無刻都在工作,每天只需要睡五小時。
就算做到大公司合夥人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反而因為責任變大,工時與心理壓力更勝以往。
「每天這麼工作不累嗎?」我問。
「習慣了,習慣就好。」他總說。
很多人身邊有這種工作狂,或看到媒體總在褒揚這種長時間專注投入工作的人,於是就開始檢討自己。
為什麼我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為什麼我沒辦法像他們那樣認真?
為什麼我每天都不想上班、拖延、懶散?
為什麼我回家只想躺在沙發上,而不是把握時間學習?
你能不能每天拚死拚活努力工作、追求卓越,基本上決定於性格和價值觀。
如果你本來就愛好豐富,那你不可能在工作上忽然沉悶乏味;
如果你本來就擁抱變化,那你不可能在工作上就變得單調重複;
如果你熱愛生活、重視自我照顧,那你不可能願意為了工作犧牲健康和生活品質;
如果你重視家庭人際,那你不可能願意為了工作忽視身邊重要的人。
你重視什麼?
對你來說最重要、最有意義的是什麼?
你無法逼自己成為工作狂。
-
▋放棄數百萬年薪的總監 G
MIT 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在知名互聯網公司擔任總監的 G 跟我說,他決定下個月要辭職了。
G 的頂頭上司 47 歲,做到公司的 VP(副總裁)。
VP 每天比 G 還要早上班,多數時候比全部門的人還要晚離開公司。無時無刻都在回訊息,時常半夜三點還在工作群盯進度...(此時 G 都假裝睡著了,絕不回訊息。)
已經在互聯網產業工作幾年的 G 彷彿看到 15 年後的自己,不寒而慄。這真的不是熬幾年就能變好的,想要更高的職位、更高的薪水,那就得承擔更長的工時、更大的壓力。
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G 只想多花點時間陪老婆小孩,還有抱著貓主子在沙發上放空看劇。
前兩年 G 一直放不下他的高學歷,還有累積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就這樣去考公務員、找個比較輕鬆的工作,太可惜了吧?而且薪水低這麼多...
我跟 G 分享我合夥人 P 老師的故事。
(以下略過 3,000 字,有興趣請洽 P 老師本人。)
然後 G 就決定辭職了。
-
一句話重點整理:
我們做職涯選擇時,通常不是在選我們要什麼,而是在選我們能承受什麼。
無論是想拚命努力工作還是平衡生活,搞清楚你能付出的代價,然後 pay。
付出代價後可能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但沒有付出肯定是什麼都沒有。就像 P 老師一直想中樂透頭獎,就算機率再低,那他也得去買彩票才行。
錢多事少的工作罕見,但你可以先嘗試追求錢多一點,或追求事少一點。
關鍵是你在為自己做選擇,並承受選擇所帶來的結果。

2020年6月21日 星期日

【線上直播課:危機處理技巧】


#直播出現危機怎麼辦???
線上直播課容易遇到很多很多狀況,其中最崩潰的就是設備和網路問題了。
此時講師需開啟多工處理模式...
▋分身一「直播講師」:繼續流暢的講課,操作PPT翻頁,結合實體牌卡道具,與直播間裡的學員互動、回應問題。
▋分身二「錄播課程講師」:一邊直播並兼顧回放錄製效果,將直播留言及提問融入課程段落,看錄製影片的學員會感覺這些互動是結合課程內容的舉例。
▋分身三「溝通協調人員」:臉部與胸口以上若無其事地講課,同時用電腦或手機的通訊軟體,與遠端工作人員溝通,隨時處理當下遇到的問題。就算講課過程中沒有任何技術問題,也需要隨時跟其他工作人員保持聯繫,確認什麼時候開始結束,或是中間需要配合的環節。
▋分身四「技術人員」:臉部與胸口以上若無其事地講課,同時操作兩台電腦與手機,測試直播軟體和網路,隨時切換或是調整當下遇到的技術問題。多數時候還要一直與遠端技術人員各自測試,隨時保持聯繫確認直播狀況正常。
-
最近連續幾個週末都有線上職業生涯諮詢師培訓。
圖為前幾天直播時網路與錄製功能出現嚴重問題。
前一個半小時都在崩潰的講課,同時排除技術問題...對精神體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
對線上課程、直播有興趣的夥伴,最新的「諮詢師的線上諮詢及課程教學實務」課程來啦!
【諮詢師的線上諮詢及課程教學實務】
▋課程內容
線上諮詢工作模式、工具與設備
有效的諮詢技巧及演練
叫好又叫座的線上課程策劃與內容設計
吸引人的課程大綱及文案推廣
肢體與聲音表達技巧
當然...還有我常遇到的線上工作危機處理技巧!!
▋課程時間:
8 / 29(六)、8 / 30(日)9:30 - 16:30(12h)
▋課程介紹:https://www.sce.pccu.edu.tw/class_detail.aspx?id=2TDYA9082
▋內部優惠價報名專用網址:https://scepayment.sce.pccu.edu.tw/SCEGroup/StuSignUp…
*內部優惠價78折

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和諧粉彩&和菓子療癒體驗沙龍】


藝術 x 廚藝 x 心理治療
和諧粉彩源自於日本,是一種以粉彩為媒材,運用手指塗抹創作的藝術方式。期待透過粉彩創作的過程,達到療癒與平靜身心的功能,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人都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療癒作品。「櫻花水信玄餅」則是日本極受歡迎的人氣和菓子,透明如水晶球,裡面是盛放的櫻花,搭配沖繩手炒黑糖,屬於夏天的清涼美味。
本次沙龍期待透過成員動手繪製和諧粉彩,以及親自製作和菓子,結合心理治療方法,探索個人內在力量,調節生活中面臨的壓力與情緒。
課程內容:
1.探索個人內在力量,找到前進的動機。
2.憤怒、焦慮情緒調節與舒緩。
3.和諧粉彩基本技巧,「櫻花」主題粉彩實作。
4.和菓子「櫻花水信玄餅」、「水果水信玄餅」製作方法&現場品嚐。
作品:
和諧粉彩療癒創作 x2幅
水信玄餅 x2
時間:7/3(五)19:00-21:30
初次開班特惠費用(含所有材料):990元
報名方式:私訊報名,轉帳繳費。
講師:盧美妏&許庭韶
諮商心理師 / 日本和諧粉彩準指導師 / 日式和菓子專業培訓結業
*小班體驗課程,限額 6 人。

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能夠試著了解,已是不容易了」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是禁得起分析的,能夠試著了解,已是不容易了。」-三毛
我最後一次見 H 是在上海。
白天各自去工作前,約了晚餐後吃點小食。H 當面的提議總是真誠又信誓旦旦,我自然推掉工作、空出時間,一邊處理工作一邊等他結束晚餐。
到晚上 10 點,差不多該發訊息確認一下約幾點,H 說吃完飯過來找我,省得我還要出門。那天上海下著雨,我自然樂得輕鬆。
11 點多,我發訊息問他到哪了,順便確認一下樓下酒廊的營業時間。H 回了住處,他說外面在下雨,等一下打車來。我確認了一下他真的有要來,找了點工作繼續做。
到 1 點多,我實在覺得很瞎。
再發訊息問 H 什麼狀況,我明天還有整天工作。他隔很久才回,說他也是,明天八個會議,然後開始扯些言不及義的,依然說要來找我。
我整個:??????????????
已經很晚了。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印象中應該是第三次,通常發生在連續兩天見面的第二天。
不想多做什麼分析詮釋。
希望對方如自己所願,或許也是一種控制吧?
他就是這樣,我又不是不了解。
關燈前,我機靈的先把早上 10 點的工作改期。
然後發訊息給 H,跟他說:你不用來了,我們以後也不用見面了。
-
「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前兩天聽學員 G 抱怨她的另一半。
G 細數對象的糟心事:已讀不回、大遲到、常搞消失、約會一直玩手機看影片、不哄人,還遷怒順便抱怨他前兩天剪了個糟糕的髮型。
在 G 看來,這些都是不重視關係的象徵。
G 查了一堆資料,問我她的對象是不是所謂的迴避型人格?還是有承諾恐懼?該不會是假性親密關係吧?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沒有人禁得起分析,關係也不好想得太明白。
也許,他這個人就是這樣?
試著去了解,每個人對待關係的方式不同,你選擇的這個人,他的行為模式就是如此。就算希望他改變,調整都是有限度的,而且這個範圍可能不會太寬。
你要接受,或者離開?
-
「要看到他奈米級的小改變。」我說。
如果他的好,讓你還願意留在這段關係中,那就要看到他試圖調整的心意。
他維持了幾十年的行為模式,為你做到了一點點小改變。無論這些改變可能只有奈米級,需要拿著顯微鏡才能看到,那都是真實的,真實因為你而產生的改變。
很不容易。
如果你的忍受已經到極限,又或者他真的沒那麼重要,那就算了。
如同 H 之於我,我實在沒必要接受這種莫名其妙的不穩定人際關係,自然也沒必要再往來。
日子已經十分艱難,別為難自己,也別為難對方。
「能夠試著了解,已是不容易了」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麵包我自己賺,你給我很多很多愛就好。」

我不喜歡不上進的男生。
前段時間聽友人抱怨男友。學經歷一般,工作不穩定,沒存款、沒車沒房。她要男友多看書、學新東西,男友也只是敷衍了事,休假就打電動、刷劇刷微博。
28 歲的她越來越焦慮,這樣下去該如何是好?
她說她不得不為彼此的未來考慮。

「既然受不了,為什麼不分手?」
「可是......」
我知道所有的重點,都在「可是」後面。
「他對我很好呀,很能接住我的情緒,生活在一起也蠻舒服的...」
愛情跟麵包,大概是自古以來最困難的抉擇之一了。
-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上進的男生。
這些年我交往過白手起家的實業家、炙手可熱的互聯網創業明星、著名創投基金一把手、頂刊滿手的學術天才......性格背景各異,但共通點都是非常聰明、非常努力、非常自律的上進男士。
每天跟這類人相處聯繫,整個人狀態是非常積極的。
這樣的對象不但能以身作則督促自己要更努力、更自律,還有本身的人生閱歷與資源加持,大大打開我的視野見識。
很感謝曾一起走過的路,現在也多是保持良好關係的良師益友。
但這類型的關係,多半沒什麼時間相處。
約會吃個飯提前一個月敲定,行程以半小時為單位安排。出差間隙中找出一點點重疊時間喝個咖啡,已經是最大的誠意。
更不可能有時間浪費在處理情緒,那些幼稚的不開心,多半被吞沒在忙碌的工作中。
這是你想要的關係嗎?
-
近年的情況有點改變。
「他現在在幹嘛?」每當提及關係,我通常要先回應他人的提問。
有一次去開研討會,被一個前輩苦口婆心的勸說,當場就要拉群給我介紹一個身價兩億 RMB 的單身實業家,一直說對方多靠譜多有錢,找對象就要找這種上進又有實力的。
(我內心 OS:這位治療師前輩是在幹嘛???一個男人除了有錢沒其他可誇的,也太無趣了吧...)
在 P 老師多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開始覺得,男生上不上進也許不該用收入和職涯發展來定義,甚至根本不是關係中的關鍵變項。
兩個人是否能夠接受彼此的狀態?
是不是在一段彼此都想要的關係中呢?
重要的是自己在關係中到底想要什麼。
我想這比收入和職涯發展重要多了。
-
至於友人的男友,到底要不要督促另一半更努力、更上進呢?
唉,我只能說,如果你的督促有用,早就有用了。
「他沒有想去你想去的地方呀。」
一個人能為自己負責,也就可以了。或是你自己心中設定好能為對方負責到哪的底線,有些人廢廢的也蠻可愛的。
-
有時候我猜想,當一個人為另一半的「不上進」感到焦慮,是不是一種對自己未來焦慮的投射呢?
好像是一種預設,我把未來過好生活的期待,寄託在另一半(通常是男性)身上。
你沒辦法靠自己過上理想生活嗎?
我個人是不太推薦在關係中只選麵包啦。
現代人不夠窮,沒辦法為了麵包忍耐太久的。可以忍耐幾個月、幾年,但絕不能忍一輩子。
以我而言,在關係中我需要的情緒涵容和陪伴,遠比金錢名利重要太多了。
「麵包我自己賺,你給我很多很多愛就好。」
獨立的現代女孩們,你們有這個底氣。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職業生涯諮詢師的畢業寄語】


又到了畢業季。
前兩年受邀為某大學聯盟錄製畢業寄語,如今依然適用。
2020年,世界變化更快更大了,迷茫已成為時代青年離開校園的常態。希望大家帶著正向預期,勇敢面對迎面而來的挑戰!
-
各位同學好,我是職業生涯諮詢師盧美妏。
恭喜大家畢業了,首先,我想請大家放下腦袋裡那些關於「成功」的定義,以及各種指導建議的聲音。
我們做的大多數決定,並不是在與其他人打賭,而是在與未來所有版本的自己打賭。
只有你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回到你的中心。
-
從學生進入職場,像是由川入海的小船。
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學校的安排,你忽然面向茫茫大海,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這時候,你一定會感到茫然,但,茫然並不是一件壞事。
身為一個經常在講課、給人做諮詢的職業生涯諮詢師,很多青年朋友會問我,如何走出茫然?
實話說,20幾歲的我也不知道要做什麼,不知道未來要往哪去,整天胡思亂想。
做這個還是做那個?
選這條路好嗎?未來有發展性嗎?
還是要找個單純穩定的工作?
20多歲,雖然沒什麼經驗,但最大的資本是年輕又有精力,是我的時間成本相對低、失敗的成本也低,有機會做各式各樣的嘗試。
-
我曾給自己幾年時間,在能養活自己的前提下,大量嘗試各種不同的職業選項。
我大學讀心理輔導,雙主修企業管理,還修了文化產業學程,做過藝術管理、樂團行政、教師、殯儀館樂師、餐廳/咖啡廳、彩妝造型師...還曾打算考廚師和調酒師資格。
每個領域我都盡量提升自己的能力,盡量取得進入真實職場的入場券。可能是實習,可能是真的試著兼職賺錢。唯有去學習、去行動,真實動手做,用自己的眼睛看,才會知道想不想要、適不適合。
最後我決定讀諮商心理研究所,結合自己的職業嘗試和商管經驗,協助人們做以心理諮商為基礎的職業生涯規劃。
因為在一路嘗試、大量認識不同領域朋友的過程中,我發現,人們表面的職業問題,都不只是職業問題。背後跟我們的價值觀、生命經驗、原生家庭...等息息相關。
-
20多歲可能是人生最茫然的幾年。
眼前一望無際,好像機會很多、往哪都可以?
很慶幸20歲的我,雖然眼前茫然一片、既焦慮又猶豫,但還是勇敢做了許多嘗試。現在回頭望才會見到,走過的足跡,已經形成了一條路。
在腦子裡跑步的人,永遠瘦不下來。
沒有人在一開始就能想清楚,只有開始行動,才能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就算一時沒有方向,堅定拒絕你不想要的,至少你會知道,你正往目標靠近。
期待各位畢業生,都能踏出腳步,走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路。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Podcast 寶博朋友說:疫情下的情緒安放與職業發展】



上週和科技狂人寶博士一起錄 Podcast!

第一次在台灣做 Podcast,和寶博士談談新冠肺炎影響下,自己的情緒如何調節?親朋好友焦慮不安又能怎麼協助呢?

疫情對職場的影響太大了,許多朋友都主動或被動出現職業變動。在變化之下,個人職涯發展又該何去何從?

歡迎收聽這集節目哦~~

-

iTunes、Spotify、SoundOn、Google Podcast...各大平台搜尋《寶博朋友說》免費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E5%AF%B6%E5%8D%…/id1484923390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kTbqVnANnR3PGpYtp6sw5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大學線上課程怎麼教?】


如何設計叫好又叫座的線上課?
線上課程和線下授課有什麼不同?
如何提升線上課程的學生學習成效?
最近到大學跟教授們分享線上課程的設計與教學,還有些對網路工作有興趣的學生也來參與。
肺炎疫情影響下,各級學校老師忽然需要用網路進行授課,原本的教學方式可能面臨挑戰,效果也令人頭疼。
-
將大學課程轉為線上課,我總結過往教學經驗,有幾點想法跟大家分享:
1.在時間心力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教師們針對線上授課重新編排課程結構。盡可能明確設定每一堂課的範圍,一段一段課程框架清楚,避免太抽象或是跳來跳去。最好可以將進度和框架分享出來,讓學生更清楚知道這堂課會發生什麼事。
2.可以的話,PPT 也需要大幅度的調整。PPT 的字不能太多,簡潔俐落為上;技術性的指導需要條列式,一步一步說明。需要學生「做」的事情,一定要文字寫出來,最好課後再發成一段文字訊息、做一張圖片提醒大家。
3.設計討論活動與互動方式。可以建置課程專屬學習群組、社團,安排課前提問、分組討論、互動活動、即時提問...等任務,搭配教師授課,增加學生的投入程度與完課率。當然,需要有靠譜的助教協助。
4.直播授課時間,鼓勵學生在留言區發問,以利互動的提升與掌握學生學習狀況。最好有助教協助整理問題,在合適的段落回應同學提問,兼顧直播的互動性與回看的完整性。
5.課前預習、課後練習、小組報告的設計,若能結合授課內容,將原本線下課程中的設置翻轉到課程之外,對學習成效有很大的幫助。
6.補充教材的使用,在線上授課中尤為重要。例如技術型的演練,若沒辦法現場操作,教師可能需要額外錄製演練影片、螢幕錄製電腦操作步驟...等,分享到課程群組中,讓學員可以參照練習。
-
線上課程和線下教學有很大的不同。
若想運用線上課程達成良好的學習成效,不可避免的需要在課程時間以外,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設計結構與製作課程補充資料。
但我還是要強調:有多少時間,做多少事。
如果有條件,可以蒐集學生的課前需求、課後回饋,更能設計出貼近學生狀況的課程,也能盡量摸索教學投入程度與學習成效的平衡。
希望大家都能製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線上課程~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職場溝通與表達:請、謝謝、對不起】


公司上午要跟客戶開會,你負責幫主管準備報告的資料。但昨天你熬夜做太晚,一不小心睡過頭,出門又遇到下雨,結果遲到半小時...此時你該怎麼做?
上週帶即將進入職場見習的青年們探討「職場溝通與表達」。
心理學有好多理論都在談溝通表達,但下午要是這麼講兩小時,不旦容易淪為說教,肯定全場睡著。
犯錯了要如何道歉才得體?
得到他人幫助要如何表達感激?
有需求要如何開口請他人協助?
大道至簡,我們從最簡單的「請、謝謝、對不起」著手。
-
人們常用自己的意圖來理解他人的行為,我內心充滿抱歉 / 感激 / 需求期待,千萬不要誤以為對方有讀心術能憑空猜到,不表達就等於沒有。
職場中大家都這麼忙,誰有空揣測你臉上的不自在是感到抱歉還是希望別人幫忙。
情境演練非常有意思,學員們創意無限。
在練習開會遲到的道歉時,都做到真心表達歉意、清楚說明前因後果,並且提出各式各樣的改進與補償策略,很有誠意。
感激反而是多數人容易忽略的一塊。
別說個「謝謝」就敷衍了事啦!
要點出具體事件,包含對方付出的部分,以及給自己帶來的幫助,才能讓他知道你在「謝」什麼哦~
-
職場溝通第一步,把「請、謝謝、對不起」做好,就足夠應對多數問題了。
感謝小戲精們和我一起度過歡樂的午後~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平靜而溫和的生活,比在焦躁不安中追求成功帶來更多的幸福。」

「平靜而溫和的生活,比在焦躁不安中追求成功帶來更多的幸福。」
1922 年 11 月,愛因斯坦從歐洲到日本旅行,在東京帝國飯店親筆寫下這張著名的《快樂論》字條。2017 年 10 月,這張字條在以色列拍賣會上以 180 萬美元成交。
他對幸福的定義,你認同嗎? ​​​

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廚房裡的心理師:黑糖蕨餅】


冰涼 Q 彈的蕨餅,代表了這個時節的和菓子。
昨天是芒種,稻結實成種,穀粒上長出細芒。
聽說梅雨季由此結束?果然今天下起午後雷陣雨。
下午沒事,也沒心思做正事。
彭老師慢慢打掃家裡,我慢慢熬煮蕨餅。
做蕨餅需要耐心。
不停重複的動作,適合等待。
-
〈材料〉
1.蕨餅粉 100g
2.水 400g
3.黑糖 100g
4.水麥芽 20g(可有可無,有的話口感較軟 Q)
5.配料:黑豆粉 / 黃豆粉 / 抹茶粉 / 黑糖蜜...隨意
〈做法〉
1.煮水融化黑糖、水麥芽。
2.混合蕨餅粉和另一半的水,分兩次慢慢加入爐子上的黑糖水。
3.開中火攪拌攪拌攪拌,充滿耐心的攪拌至少 10~15 分鐘。
4.蕨餅液開始稠化呈現麻糬狀,放到電鍋蒸 20 分鐘(也可以堅持繼續在爐上攪拌啦,手不酸的話)。
5.回到爐上小火再拌幾分鐘,太硬的話加一點熱水拌勻。
6.倒入撒好過篩豆粉的容器中(我用黑豆粉),丟冰箱冷卻之後切小塊,再撒上豆粉即可食用。記得配茶。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是誰|如何度過生涯迷茫期?】


「30歲上下,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該往哪去。」
「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最近開了幾場職業生涯探索沙龍,課前調查問卷中,學員紛紛提到自己的生涯迷茫、職業發展困境。
30上下,可能是人生最難的時候了。
成家立業的壓力已經來到,我們卻還既沒能滿足他人的期待,又尚未能找到自己。青年的議題還沒有得到處理,中年的議題已經提前到來。不知道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正在迷茫中呢?
-
▋95%的職業生涯問題,原因都不在工作本身。
很多人來向我諮詢時,都很想要一個答案:我很困惑,到底應該怎麼選擇?我該不該放棄這份工作?
但實際上,我無法給出具體的建議,只能幫助你們整理、呈現不同的畫面;只有你才是自己的專家,是自己的導演、編劇、演員。你需要自己從困惑的表面深入下去,找到底層的、根本的問題是什麼。
根據美國職業生涯學會的統計,80%的職業生涯問題都不是職業生涯問題。從我的經驗來看,華人世界的這一比例超過95%。
他們的困惑不來自於工作本身,而是因為找不到自我。這可能與文化有關,華人與自己的家庭捆綁很深,從小到大,在學校、科系、工作、地點的選擇上都容易受到家人的影響,他們可能等到20多歲才突然發現沒有自己決策過,但那時面對的問題已經不再是考試就可以解決的;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你需要去判斷、去了解、去決定。
如果你找不到自己是誰,你就無法回答成年以後遇到的問題。
-
要解決職業迷茫問題,我們通常會從兩個大的方面出發:“想做”什麼和“能做” 什麼。
▋一、“想做”什麼,分為價值和興趣兩個方面:
1. 價值,就是意義感,指的是我做什麼事情覺得有意義。我們要做能夠符合自己的、重要的事情才能堅持下去,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是內心認為沒有意義、浪費生命的,往往就會難以持久,無論是常常換工作或是換男女朋友的人,都可能源於此。
2. 興趣,也就是我喜歡什麼、熱愛什麼。如果做的是有興趣的事情,能量就會源源不絕,工作效率也會更高,就好像我們在上無聊的課時會昏昏欲睡,出去玩的時候則興致昂揚。
我遇到的很多「人生贏家覺得生無可戀」的案例,問題都是出在沒有找到自己的價值和興趣。
在此前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隨波逐流,沒有想過自己喜歡什麼、要做什麼,直到走上了看似成功的位置,才發現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她的表面問題是不適合現在的工作,但是核心問題是她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裡,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和興趣是什麼。
我通常會請那些沒有思考過自己想做什麼的人做個排序:
列出所有的條件和價值,如果一定要排出順序,那麼它們在你心裡的排序是什麼?
排序的時候,每一個條件都要列得很具體:比如“錢多”,那麼多少錢才算多,一個月收入多高是可以滿足的?比如“同事關係融洽”,那麼可以舉一個例子嗎?
不過,大部分人未必有從事自己興趣所在工作的幸運,也無法輕易承受改變。這時,我們一般會從興趣入手,改變不了工作性質,就去改變生活方式。
我有一個學員,35歲的日商員工,覺得活得很無聊,他覺得自己的興趣是海。
但是他已經有家、有孩子、有房貸,顯然不可能放棄一切去開船,或去做個神秘的引水人,於是我建議他去搜尋相關的興趣社團、活動。後來,他找到一個遊艇討論群和一個釣魚社團,結果第一次參加小型遊艇出海活動就發現自己暈船。
反而是在釣魚社團裡,他雖然對釣魚不算非常有熱情,卻因此結交了一群朋友,都是和他一樣的中年男子,至少可以在一起聊聊天、抱怨一下生活。他的生活質量瞬間提升,一起出去旅遊、釣魚讓原本無聊的人生有了出口,還和釣友一起做起了普洱的小生意。
我們鼓勵人們多嘗試,這不一定會讓你找到真正熱愛的事物,但至少你會知道這不是自己要的。
回想你自己小時候做哪些事會開心,那通常會真的是你的興趣所在。劃掉一件事,繼續尋找,就會越來越趨近目標。
▋二、“能做”,指的是你的性格和能力:
1. 性格,就是人格,比如你是內向還是外向,是開放還是封閉。如果讓一個內向的人做銷售的工作,他就會感到很吃力。
2. 能力,就是我會什麼、我擅長什麼。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就會覺得工作辛苦、無法勝任。
能力分為兩種,專業能力和可轉移能力。
醫療、法律、會計、寫程式等需要傳授、學習的能力屬於專業能力;而可轉移能力是在不同工作中都可以用上的能力,而且是不斷累積的,比如文案、策劃、溝通、合作能力等等,我們通常都忽略這一塊,這恰恰是企業十分重視的。
-
▋穿上 Burberry 的哲學系男孩
幾年前,有個24歲的男孩來找我。哲學系學生,畢業兩年先做了教授助理,教授們建議他選擇讀博士、走學術,但他並不確定自己對學術到底有沒有熱情,感到很迷茫。
他第一次來找我時,我注意到他穿著一件Burberry 經典款,說很好看,他便慢慢講出自己的嚮往:其實他很期待可以過上優渥的生活,比如擁有一些精緻、大牌的生活用品,出入時尚的派對場合。但由於專業原因,他認為學哲學的人不應該跟這種俗世的東西沾邊。畢業後,他聽從老師的建議,像大家對自己期望的那樣鑽研學術,去探索世界的真理,但其實內心非常矛盾。
在交談中,我發現他是學生會的風雲人物,很擅長與人互動溝通,籌辦了許多活動,於是建議他拋開對哲學專業出身的自我限制,重新做評估。
測試分析、前輩訪談等等都顯示,他其實很適合做銷售工作;加上他的離職成本還並不高,於是他果斷去了一家電商做銷售,不久就有了業績。到他29歲時,已經是一家大企業海外分公司的負責人,年薪數百萬,成功地把外套手錶鞋子帽子皮帶褲子全部都換成 Burberry。
在 Parsons 的經典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中,找到適合職業的順序就是先找自己,然後認識外在世界,再做合理的推斷配對。
但我們往往都忽視找自己的重要性,而是太習慣先向外看,去分析哪個行業趨勢有前景、哪個公司有名、哪家的工資比較高。但是當你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所有選擇都會覺得不對勁,這跟找伴侶是一樣的。
-
▋迷茫,是一件好事。
迷茫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而且,當你在一個問題上持續困擾時,它就是值得思考的,也說明這個問題已經給你帶來了足夠大的痛苦。
它也總是會反映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有的人總是和主管有衝突,我可能首先就會問,你以前和老師的關係怎麼樣?因為這可能來自於你和生活中權威角色的關係一直不是那麼理想。
迷茫,代表你還有機會,代表你還有選擇權,你的人生還沒變成一灘死水。
抓住那些令你持續困擾的問題,這將會是你突破和發現自己的契機。

你反覆觸碰你的傷口,於是它久久不能結痂癒合。

「你反覆觸碰你的傷口,於是它久久不能結痂癒合。」
友人近日沉溺在舊日戀情中,無法自拔。
他想讓自己好過一點。約了曖昧對象去最好的法國餐廳,卻只想起這是和前女友第一次慶生的地方。
-
汪涵曾問林夕:「你寫這麼多深刻的情歌,是談了多少段戀愛呢?」
林夕答:「一段足夠,讓傷口不要癒合。」
即便癒合了也會留疤。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不要說,做不到的事。】


午飯席間和友人聊起找對象的標準。
「經濟獨立。」女孩說。
「靠譜。」我說。

「靠譜的定義是什麼?」C 馬上提出靈魂拷問。
一個人,一個會考慮放在伴侶角色的人,什麼是靠譜呢?
我大概想了有 30 秒,腦中閃過一些臉孔和畫面,靠譜的,不靠譜的。
「不要說,做不到的事。」
我覺得是這樣的。
-
「太難了吧!」P 老師馬上反駁。
「會嗎?」我回以白眼。
「有時候就是隨口說說,再聯絡、再約,真的很難做到呀!」P 老師申辯。
「那些隨口說說,是雙方都有共識的社交禮儀吧?」
在那些時候我們都知道,可能不會常聯絡,可能不會再見面了。
但還是想表達對方很重要,或是禮貌上必須讓對方知道他們很重要,是一種有默契的社交禮儀。
(若沒有達成共識,這段關係後續就不好處理了...)
-
很多年以前,我看到新聞說馬爾地夫快被淹沒了,國民開始分批撤離。
當時想著,要趕快去呀,這麼美的景色說不定以後就看不到了!
但由於交通複雜、工作太滿、沒有合適的旅伴...種種因素,蹉跎多年一直沒有成行。
有一次和某老師看到馬爾地夫水上屋的照片,覺得天啊天啊也太美!要去要去要去!某老師當然說好,他也想去。
後來我們去了很多地方,荷蘭、德國、日本、內蒙古...偶爾會想到,咦,什麼時候要去馬爾地夫呢?但行程實在太滿了也沒時間細想。
某天看到某老師又在進行非常複雜的里程計算跟移轉,我實在不理解他在幹嘛,隨意問了一下(其實並不想知道答案)。
他在說什麼我完全聽不懂,但總之,是精密計算一年多的旅行和出差,沿途累積去馬爾地夫需要的里程數。
當下我覺得,某老師實在是太靠譜了啊啊啊~~~然後我們就能去最好的渡假村住水上屋了❤️
-
說到做到,太沉重了。
不要說,做不到的事,用雙重否定句好像好一點。
也不是說每句話都要搞得像謹慎嚴肅的承諾,而是因為言語都傳遞了思想,被寄託了期待。
我們斟酌的不是那些字句,是那些小心翼翼發芽的期待。
如果只是說說而已,那一定要確保對方也接收到你只是說說而已。
如果總是做不到說出口的,那就得檢討一下為什麼總對自己預測失準。
如果因為種種不可抗力因素導致計劃有變,那就趕緊跟對方說明並提出補償方案。
期待沒有被實現,失望會一次次堆疊。
希望我能努力做個靠譜的人,也希望大家都能遇到靠譜的人。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什麼都重要,那就什麼都不重要了。】


「我有個朋友,是某大學的土地公...」
上週演講談到人生的「選擇」與「排序」。
隨著年紀漸長,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面臨的事情越來越複雜。而一天依然只有 24 小時,資源又處處受限。
此時做決定,需要依靠排序。
排序是一件特別複雜的事,代表有先有後,有重要有不重要。
而人間諸事往往難以量化評分,不然不分區立委名單也不用喬這麼久了。
-
「他就學時間特別長,又什麼事情都參一腳,久而久之就成了校園裡土地公、里長伯的存在。」
「舉凡校務會議開了什麼、校園裡發現一隻流浪貓、學生幹部之間意見不合...都有他的事。接到電話出門,半天就沒了。」
每件事情都很重要呀。朋友急事、各種顧問、貓命關天...我也覺得挺重要的。
但什麼都重要,那就什麼都不重要了。
當人生沒有做出清楚的排序,就會不斷的被次重要的事情吸走注意力(要說綁架也可以)。真正重要的事情,就被耽誤了。
人情同理,在界線不清的情況下,不斷回應次重要的人的需求,就會讓真正重要的人失望了。
-
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
生涯是一連串的決策所構成,每一個決策都該通往自己覺得重要的、想成為的樣子前進。
如果本身胸無大志閒雲野鶴,那像某P老師一樣每天耍廢做飯不想上班,也是很棒的人生選擇。
如果有目標有理想有想要成為的樣子,那每一個排序、每一個選擇,都應該通往理想中的方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