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選擇伴侶,是人生最重要的職涯決定

 

今晚報告的主題是「女性創業」。
打完第一句就累了。
前幾年我在對岸一間很大的銀行講課。我們團隊接了該銀行整年度的心理培訓課程,我負責主講簽約當天的開門課。
當我第一次到這家銀行總部,接待人員說他們的女性最高領導很喜歡我們,當天特別到場希望跟我見個面。
他們口中的「女領導」,是位瘦小的中年女子。
「盧老師,久仰大名啊!」女領導很熱情。
「不敢不敢,都是團隊夥伴幫忙,也很謝謝您的支持。」禮貌握手,客套寒暄。
「盧老師,我很好奇,像您這樣盛名在外,事業經營得這麼好,您先生都不會有意見嗎?」
???????????
首先,為何會預設我結婚了?
再來,我認真工作、好好賺錢,我的伴侶是要有什麼意見?
「我很幸運,我的家人很支持我的工作❤️
面對和藹的女領導,我不想去反駁她或傳播什麼女權思想。
我看到她身後大大的社會結構和文化脈絡在影響著,她對女性幸福有一套行之有年的定義,我沒有權力去打破,也承擔不了干擾她美滿人生的責任。(雖然更有可能發生的是,我一反駁就引發她充滿父權思想的諄諄教誨。)
-
關於女性創業的諸多困難與挑戰,實在懶得贅述。
把各種中外研究的文本整理起來,大概是人會遇到的困難,在女性創業歷程中都會加倍。
可能有男性會跳出來說,男性創業也很困難呀!是的,創業都很困難,個人覺得去比較誰困難沒太大意義。
重要的是,這些「困難」能透過自身努力去解決的比例有多少?
-
女性主義從權力、對抗的觀點來看待女性創業所遇到的困難,在 empower(充權?賦權?)過程中行動,進而使結構發生改變。
多年心理治療訓練,讓我在看這類文本時,更關注個體內在歷程和心理因應策略。她心理狀態還好嗎?感受如何?優勢劣勢?怎麼詮釋問題?哪裡有資源?可以做些什麼呢?聚焦在個體身上,不太會用結構或對抗的角度來看待困境。
在我自身職涯行動與經歷中,確實也比較內歸因。我不太傾向去思考外部大環境,在我看來把困境怪罪於結構性問題,是對個人問題的逃避,亦或是為不夠努力找藉口。我不允許自己這麼做。
但這樣的想法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我的條件得天獨厚。
我擁有穩定的性格和自我價值感,得益於從小到大正向成長環境,以及家人師長的支持鼓勵(不穩定的情緒屬於偶發事件)。
工作這幾年,我得到家人師長伴侶朋友們的強大支持。例如我今天累到快恍神,家人做好食物要送來給我,就順便到學校把我和食物一起送回家了。
我擁有的資源,讓我得以降低結構對我的負向影響。
我非常幸運,對此我也非常感恩。
-
從結構主義的觀點來看,認識脈絡後,個體才有真正的自主權。
若創業女性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也還無法透過衝撞或行動改變結構時,面對大環境的困境,從心理師的角度來說還是會建議先照顧好自己。
不要被不可解決的問題,耽誤了可以解決的問題。
昨晚才看到一篇剛發表的研究,談美國頂尖大學優秀畢業生,25年後成為領導者和非領導者之間的差異。女性領導者在價值與生活方式面向,比女性非領導者更加重視「找到合適的伴侶」。
從調查和訪談中也常看到,女性創業家、女性高管提及「伴侶支持」、「老公洗衣服」對她們的職涯有多大的幫助。前陣子看到一則訪談,忘記哪位女強人直言:「選擇伴侶,是人生最重要的職涯決定」。
家人無法選擇,但伴侶可以。
所以女性想發展自己的職涯或搞一番事業,有兩種選擇:
1.單身(包含談談小戀愛、離婚者...)
2.找到支持你職涯發展的伴侶
女孩們,沒確認想清楚前,千萬不要「英年早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