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心理韌性 X 自我認識

 

身為心理師,不能同意更多!
我長期協助大型企業內訓和科技公司高管個別諮詢,
能在職涯路上走得穩健長遠、發揮良好的人,
通常都有極佳的心理韌性,也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
這樣的能力絕非只唸書能學會的。
 
引用自 Sega Cheng
 
我最多的時間,是花在扮演心理諮商師的角色。
執行長當久了,除了每天分析營運數據之外,還要每天分析人性,並且與經營的策略結合。這篇文章整理了我一些最近的心得。
由於受過東西方的教育,也在東西方的國家都工作過,我特別喜歡比較兩種環境之下「個體的獨立性」,許多人會把「獨立性」錯誤理解為特立獨行,把「做自己」直接解讀成不與群體妥協。實際上在心理學廣泛的定義當中,獨立個體的定義指的是生存與生活的能力,發揮個人價值與展現和諧群性的人。
我的經驗是,在職場上把員工的發展成熟階段用 3 種粗略的分類法來解讀會相當有幫助:dependence (依賴別人才能完成工作), independence (能夠獨立完成工作), inter-dependence (彼此協作達成任務)。
美國的職場上,員工起步時幾乎都已經處於 independence 的階段,相較之下,東方教育之下剛剛畢業的學生,則是幾乎都處於 dependence 的階段,進入職場的同時,也才剛剛開始學習人際交往、或是一些基礎的生活技能,站在領導者的角色,這其實是很大的隱性經營成本,不會顯示在財報上,但會呈現在整體公司增長停滯,相當可怕。
當一家公司多數都是處於 dependence 階段的員工時,多數人只能依賴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管理模式就會變成控制型和 top-down 的權威式管理,才能讓公司完成重要的事情,如此一來,經營的效率隨著公司的擴大就會漸漸降低,主管也會每天疲於奔命下指令,整家公司創新和適應環境的速度就會慢了下來。
工作者的獨立性因此對於企業的經營效率有長遠且深刻的影響。
「我只會考試」
最近我聽了一門精神醫學的課,老師同時在某頂大擔任心理輔導師,舉了一個案例,他碰到一個一路考第一名,從未嚐過敗績的高材生,遇到了與人交往的問題,因此求助輔導單位,他的第一句話是「我只會考試」,老師感到非常震驚,因為這名學生已經是二十多歲的碩士生,但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與人相處的技能,他不知道一旦離開沒有考試、沒有學業比較的環境,他的未來該怎麼繼續走下去,因此極度焦慮。
這樣的案例,他對群體是陌生的,對於自己也是陌生的,不是因為他在智力上有所不足,而是他缺乏相關的生活經驗,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家長沒有給他適當的環境去累積相關經驗。外表年齡一直在增長,但是生活的經驗卻沒有跟著成長,這個人就會一直是個大小孩(巨嬰),進入到社會或是職場就會開始種種的不適應。
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非常大。那些埋藏在深處、連本人都沒有覺察到的心理慣性,幾乎不可能在面試或是短暫的相處當中發掘。當父母自己的情緒控制就是有問題的,下一代的情緒控制幾乎肯定會有問題。家長若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懂如何去探索世界,甚至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險。
東方的家庭還有一種常見的模式是醫生世家、律師世家、企業家世家等等,當我們限制下一代也只能從事相關工作的時候,對於個人的成長就是一種監禁和壓抑,相關的負面效應也會在成年之後爆發。
經歷這種成長經驗的人,往往在成年後有一天突然醒來,發現自己走在一條興趣不合的道路上,把成年前就應該有的探索經驗延後到成年之後才想要彌補,往往也為自己的身心和工作狀態帶來突然且重大的衝擊。這有時會造成他們的職涯中斷,累積的重要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也因此無法延續,對於整體社會的生產力是一個明顯的損失。
「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Can-do attitude 是很重要的成功特質之一,但幾乎沒有人知道到底要怎麼在面試當中看出人選的 can-do attitude,畢竟在短短的面試當中,人選都可以用假裝的。往往要到了工作一陣子之後,我們才會發現對方根本沒有 can-do attitude,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採取的動作是「迴避」或是「否認」,這對於現在的商業環境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因為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面對不確定是每天每個員工都要處理的課題,當一個人無法面對不確定性時,甚至會開始「掩蓋」嚴重的問題,對團體造成長期的傷害,企業經營者不可不慎。
我在面試時,幾乎都會請人選明確舉例說明自己過往如何處理不確定性,以及「處理過多大規模的不確定性。」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較不容易捏造,不斷 deep dive 一直問 follow up 的問題就可以看出真偽,以及人選是否真的具備 can-do attitude。
「很多的憤怒和防衛性,其實都來自於自卑。」
就像日常生活一樣,職場上的紛爭和吵架難免,往往在面對對方憤怒或是防衛性的情緒時,我會冷靜去思考對方的成長方式和環境,來同理和解讀對方之所以憤怒的原因,然後一步步拆解和採取適當的言語來把場面控制住。
我發現無論是在職場或是生活當中,憤怒的根源常常來自於自卑感,「憤怒」被當做用來掩飾「沒有自信」的盾牌,這非常符合人腦的運作,畢竟當我們的杏仁核受到刺激,對外界感到害怕,想要保護自己的時候,透過展現出憤怒的情緒,可以威嚇對方停止做出進一步傷害我們的行為。
這樣的慣性,也容易追溯到成長經驗,當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受到貶抑、而無法累積自信的時候,憤怒會是他們成年之後的一個情緒慣性。遇到這樣的員工,更重要的是重建他們的自信,讓他們感到安心,在對話當中先讓他們知道沒有人要攻擊他們。
所以在東方的職場上,把「對事不對人」當成溝通的起手式幾乎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甚至直接把「對事不對人」這個元素置入在 iKala 的幾項領導原則當中。
在衝突緩和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有賴於領導者自己也要學習情緒控制。別傻了,情緒控制跟年齡沒有關係,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學會控制和處理自己的情緒,無論幾歲,我們都要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也因此,「Know thyself」成為了 iKala 的領導原則之一。
焦慮世代,職場上的心理面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領導者不但要了解自己,更要把自己當成一個行為科學家,來有系統地、有規劃地引領團隊成長,個人的心理成長,公司才會成長,這與智力還有聰明才智完全無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