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找一個解釋,不然你憑藉什麼活著?

 找一個解釋,不然你憑藉什麼活著?

 

轉載自歐陽立中

 

#國文教學】理智能看透真相,但理解能成為上帝
我喜歡帶活動的熱鬧歡愉,
但有時,我也喜歡單純地講述。
慢慢帶他們從作者的文字,
理解一些人生的兩難與選擇。
國文課來到
張曉風的《給我一個解釋》,
我個人蠻喜歡這篇課文。
這篇大致在講,
因愛而生的解釋,
可以超越是非。
像是面對
管仲的貪心和落跑,
鮑叔牙總能解釋成顧家。
像是作者食言晚歸,
女兒解釋成出發時間,
而非指責媽媽不守信用。
像是一群人玩聯句,
有人為湊韻硬說:
「飛來柳絮片片紅」
完全違背自然常理。
當大家面面相覷。
另一人跳出來解圍,
他在前面加了一句:
「夕陽返照桃花渡」
我喜歡這篇的原因,
正在於太多人把心力,
放在爭對錯、揭瘡疤,
自居理性,卻少了一份理解。
理性或許能看透真相,
但你知道嗎?
理解卻能成為上帝。
張曉風從「解釋者」的角度,
來寫這一篇文章;
但我從「相信者」的角度,
跟學生談另一種理解。
不一定每個人
都有解釋的才情;
但只要願意,
每個人都可以是
溫暖的相信者,
哪怕你知道這有違真實。
我跟孩子說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是我在條子鴿
《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讀到的:
老母親在法庭作證,
說自己的丈夫因為久病厭世,
而選擇自殺離開人世,
法官覆述確認後,
準備結案。
但老母親女兒激動表示,
父親明明天性樂觀,
答應她會努力好起來,
怎麼可能自殺呢?
要求法官明察,
將犯人繩之以法。
這時,
老母親渾身顫抖,
激動地在法庭上痛哭,
坦承是她殺了久病的丈夫,
因為她拗不過丈夫的請求。
女兒生氣地
指責母親怎能如此?
老母親心痛地回應女兒:
「你久久回來一次,
爸爸在你面前都在故作堅強。
探望完爸爸,
你心安理得回去過自己的生活。
你爸爸繼續痛苦地活著,
而我只能眼睜睜看著他痛苦⋯⋯」
老母親坦承犯案,法官嘆息,
他理解久病的生不如死,
也理解長照親屬的艱辛,
所以他選擇接受老母親的解釋。
在法律真理的大門旁,
開了一道情理的小門。
課堂講到這裡,
我看見有孩子頻頻拭淚。
第二個故事是
李安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是我曾在
許榮哲
哲 的演講裡聽到的。
故事講述少年Pi遭遇船難,
父母不幸罹難。
少年Pi幸運地活了下來,
但在小小的救生船上,
有斑馬、猩猩、鬣狗,
還有一隻老虎。
由於害怕被老虎吃掉,
反而激發少年Pi的求生意志,
最後他馴服老虎,成功獲救。
事後,船運公司為了調查船難,
詢問了少年Pi的海上遇難的經過,
但顯然他們不相信,
人跟老虎在船上共處的故事。
於是少年Pi講了另一個故事,
活下來的其實有四人,
除了少年Pi,
還有媽媽、受傷的水手、廚師。
因為救生船食物不足,
狡猾的廚師,
竟然殺了水手,
並用他的肉做成魚餌。
後來,廚師毆打少年Pi,
母親為了保護孩子,
跟廚師扭打了起來,
被廚師所殺。
那瞬間,少年Pi
內心的老虎被喚醒了。
最後,少年Pi拿起刀,
往廚師身上刺去。
最後鏡頭回頭中年Pi,
他正接受記者的訪談,
談這場奇幻漂流之旅。
中年Pi問記者:
「我告訴你兩個發生在海上的故事,
在這兩個故事裡,我的家人都死了,
而我在忍受痛苦折磨。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故事呢?」
你猜記者怎麼回答?
他想了想,答道:
「有老虎的故事。」
重點來了,
中年Pi此時,
放下深鎖的眉頭,
說了這麼一句話:
「謝謝你,
你和上帝的意見一致。」
以前我看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可後來我終於明白了。
故事就是一種解釋,
當你選擇相信哪個解釋,
就代表你對眼前這個人的苦難,
是理智追究真相?
還是理解他的痛苦?
當然,這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文學的意義,
就是帶我們看見
標準答案之外的世界。
我只希望這群
即將邁入大學的孩子們,
未來他們會很長的時間,
學會用專業「解釋」眼前的一切。
但也希望他們在某個瞬間,
選擇「相信」看似荒誕的解釋。
那一刻,你成為眼前人的上帝,
帶著悲憫與寬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