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社會學家與心理師的日常:視角轉換之 #飲食篇】

 

【社會學家與心理師的日常:視角轉換之 #飲食篇
旅途中,常與某老師進行一種有趣的小遊戲(?)。
針對一個主題,各自從社會學或心理學的角度發想,關心的視角?詮釋的方式?可能的研究問題?
例如飲食、親密關係、線上工作、旅遊...等議題論述,都是我們旅途中的消遣。
先從 #飲食 開始。
我說「關係」,某老師說「階級」。
外婆的煎荷包蛋、炸排骨,全家人都愛吃的路邊乾拌麵攤,新疆的烤羊肉和手抓飯,這些食物不只是好吃,更牽動了記憶中重要的關係與情感。
從《喜宴》到《孤味》,吃食與關係緊密連結。
讓你印象深刻的一頓飯,要對的食物,也要對的人。我曾在與對方關係不佳的情緒下去吃米其林三星餐廳,味同嚼蠟。
人的飲食習慣也深受關係影響。
華人從小吃白飯,歐美人從小用刀叉,我們從重要他人身上習得餵飽自己、延續生存的方法,也在他人與環境交互中,建立一套飲食習慣和用餐禮儀,在自我認同建構過程中逐漸內化,形成自己的一部分。
心理學也有研究說跟人談事要約好吃的餐廳,東西好吃、情緒愉悅,談事的成功率也會跟著提升。
這是當然的啊!誰約我去吃難吃的餐廳,別說談合作了,我首先就對該公司的評估能力有所質疑,朋友都不一定當得成。
-
某老師則說,一切都是階級。
以美國為例,生菜沙拉是富人吃的,超市裡的綠色蔬菜比肉還貴,窮人最便宜實惠(又好吃)的選項是炸雞和 pizza。
富人吃的是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和優質的脂肪;窮人吃的是碳水化合物和大量的脂肪。
試想,Fine Dining 餐廳的炸物比例通常很低吧。
長期的飲食習慣,對營養攝取和免疫力、復原力都會產生影響。更遑論如食品添加物、地溝油、食品與保存期限造假...等複雜議題,受苦的都是特定階級。
而從飲食口味來說,也是階級。
人如其食,相同階級對食物品味、可選擇飲食的豐富程度較為一致,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
我們在討論時,正好某旅居巴黎美食家發表了一系列「朋友媽媽」的文章,文章主要在談餐廳禮儀。
某老師說,法國菜就是透過繁複的用餐儀式、複雜的食物鑑賞與飲酒搭配,進行階級區隔,並排除中低階級的人。
我說不一定吧,我們吃法國菜,也常吃路邊攤呀!
「那只能說明妳向下涵融性高。」某老師打趣回應。
好哦。(白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