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連結

 如果一直想著「我在受苦」,痛苦的感覺會變得更加銳利更加強烈。糾結在「我的分數」這件事,「我」會顯得孤立無援,徬徨無依,找不到與世界連結的方法。

 引用自 凌傑

很想跟受苦的學生分享一行禪師的《怎麼連結》。
如果一直想著「我在受苦」,痛苦的感覺會變得更加銳利更加強烈。糾結在「我的分數」這件事,「我」會顯得孤立無援,徬徨無依,找不到與世界連結的方法。
《怎麼連結》把無我、無常的概念轉換成具有詩意的小品文,無我並不是沒有我,而是讓自己明白,我與萬物可以為一,我在宇宙萬物之中,宇宙萬物在我之中。現代人強調個體與個性,那或許是煩惱糾結所由來。
這陣子與一些愁苦憤懣的臉交會,想起一行禪師的<慈心禪>:「將愛與慈悲送給自己與他人,這本身就帶有治療與轉化的力量。我們可以將愛與慈悲的療癒能量先送給自己,然後送給我們愛的人、遭遇困難的人,最後送給各處受苦的眾生。」不要切割自我與世界,不要執著於自己的苦惱,試著照見他人照見世界,才有機會尋獲和諧的一體感,才有機會真正地放掉自我、放過自我。
慈心禪的源頭是《慈經》。一行禪師提醒,可以在日常念誦這些句子「願我身心平靜、快樂和輕鬆。願我免於傷害。願我沒有憤怒、恐懼和焦慮。……」「願我」念誦完畢,可以次第延伸,代換為「願你」「願他們」「願眾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