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為什麼增加心理師,對大學生自殺問題不一定有用?】

 

【為什麼增加心理師,對大學生自殺問題不一定有用?】
最近看到一些報導在討論大專心輔工作,來分享我個人看法。
很多年以前,我曾聽一群心理師在聊天,關於台大學生的憂鬱症。
「他是台大法律系耶!怎麼會憂鬱?我當年如果能考上,作夢也會笑。」
「你說他因為沒有拿書卷就崩潰?拜託,大學成績一點都不重要好不好,他都上台大了,幹嘛一定要第一名。」
「台大醫科男生因為失戀憂鬱?怎麼可能,台大醫科男生一定一堆女生想貼上去啊,馬上換一個就好了。」
「聽說他家很有錢,嘖嘖,我媽要是能給我錢,我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多麼無知的一群人,將成為那些已經溺水之人的浮木,真是可怕。
-
擁有外在看來良好的條件,或處於相對高的階層,這些人 #最難被同理
不只助人工作者,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體驗過「#奢侈的煩惱」。
A:我爸一直要我繼承家裡的公司耶,好痛苦!
B:我錢多到八輩子花不完,人生很空虛怎麼辦?
C:我家庭和樂幸福美滿,但覺得很無趣...
D:老公每個月給我 100 萬零用錢,但情人節沒送我花。
E:我家在北京有十幾間房子給我收房租,我好廢。
F:哈佛大學畢業但我覺得我能力很差耶!找不到工作...
G:我哈佛跟耶魯都上了,可是女友不跟我去美國...
他們遇到的困難,無法傾訴。
實在太像在炫耀了!
多半會得到諸如此類羨慕的回應:
「天啊!你都這樣那樣了多好!還煩惱這個幹嘛?」
他們知道,說出來也不會被接納。
於是台大學生或這些外在條件優越的個案,痛苦又孤獨。
加上心思敏感、資訊太多腦袋轉得太快,在自我與外界之間懷疑衝撞,一不小心就撞進死胡同。
-
那些人們渴望而不可得的東西,你都擁有了,怎麼還不知足呢?
很多時候,人們會覺得只要再有錢一點、再好看一點、再考好一點...,現在的困難就能夠被解決。
學生時期是台大、是醫科,出了社會變成有錢有權有車有房。
不夠窮的人沒有資格抱怨。
如同我每次帶專業培訓,都會有學員堅定的認為:
「只要有錢,現階段的痛苦就能解決。」
(助人工作者正好是又窮又苦的一群人...)
於是這些外人看似條件很好的人們,常常在自己的痛苦中打轉。
除了極少數的小圈圈,這個社會理解不了他們也會有困難,更拒絕承認他們的痛苦
-
小時候由於種種因素,在層層篩選出來的資優孩子中玩耍學習多年。
在將近 25 年前資訊不發達的年代,身邊這些能通過十多種智力測驗、半年以上人工觀察的小夥伴們,都是實打實的天才。
長大過程中漸漸明白,天才們大多痛苦。
聰明,像是一種詛咒。
至於含著鑽石湯匙出身的豪門貴胄幸福嗎?呵呵。
能因為有錢一點、考好一點而快樂,是很幸運的。
-
回到台大學生自殺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完全不是增加心理師就能解決的問題。
先不談憂鬱症盛行率和自殺事件發生的概率,我們這些離台大學生或外在條件優越者很近的人,或第一線助人工作者(假設會看到我 FB 的人多少跟我是同溫層)。
能不能允許他們有看似「#奢侈的煩惱」?
靠近的人先做到接納,才有可能慢慢拓展開來,產生更大範圍的影響和改變。
不管他看起來多好又多好,他擁有你用盡全力也得不到的東西,但他的痛苦,是真實的。
不要把你的缺憾投射在他們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