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一見鍾情」富含激情,但缺乏承諾、親密。

 

友人說,他很久沒有「被雷擊的悸動」了。
被雷擊中就死定了啊!
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貪生怕死又俗氣。
現實生活中要是遇到「被雷擊的悸動」,
這種關係肯定會把人折騰的非死即傷吧。
「被雷擊的悸動」應該是描述強烈的一見鍾情?
心理學對一見鍾情有好多論述,
生理吸引、理想化的投射、
大腦訊號的錯誤歸因、依附關係...
可能心理學家們也想搞懂愛情吧。
(雖然心理治療做久了,我更不懂愛情了。)
-
過去許多年,我不太信被雷擊中的一見鍾情。
我曾在一起的對象,多半認識三年以上,
有許多共同朋友,甚至跟我的家人相處不錯,
都是知根知底、慢慢培養起來的關係。
所以我一向覺得,
短時間內產生強烈感覺的「一見鍾情」都是瞎扯。
你感受到的激情,
不過是大腦和腎上腺中的多巴胺、苯乙胺在搗亂。
然後理想化投射發生了,
我們把理想中的自己、美好的特質投射在對方身上,(無論對方是否具備),
然後說愛上他了。
(Walsh, 1996; 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
直到幾年前,我遇見 H 先生。
-
心理學家扯了那麼多理論,
估計只是為了掩飾無措的倉皇。
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
在和 H 先生短暫交往的期間,
為了搞清楚狀況,我大量翻閱研究和經典。
從 Klein 到 Sternberg,參考了孫中興和海苔熊。
跟看國師講星座一樣,哪句話看起來像,
你就信哪個(一邊半信半疑)。
那是我最熟悉愛情心理學,
卻最不理解愛情的一段時間。
這段尋找解釋的歷程,
最後停留在金樹人老師長長的沉默:「這就是緣。」
本來就互相留意到對方的兩人,
可以剛剛好坐上同一班飛機,
剛剛好坐在隔壁座位,剛剛好遇到延誤,
剛剛好在沒有手機打擾的空中聊三小時以上。
嗯,這就是緣,就是命。
-
「一見鍾情」富含激情,但缺乏承諾、親密。
這樣的關係充滿浪漫與吸引力,
但缺乏真實的接觸和了解,
更多是與自己想像中的對方愛戀。
當粉紅泡泡散去,關係難以為繼。
(Sternberg, 1986; Ryback, 2017)
在關係中的你和他,想滿足的是個人慾望與想像,
不涉及真實的交流、理解和基於對方需求的給予,
那不是真正愛的實踐。
例如我和 H 先生,
果不其然把雙方生活都折騰的雞飛狗跳。
當年我工作才剛開展,
和 H 相處沒多久就覺得還是算了吧...
情緒起伏和關係張力之大,
要是繼續來往就沒力氣投入工作了。
就當作難得的人生體驗吧。
當然,一見鍾情的激情過後,
若能勇敢面對彼此的真實,
承接住那些理想化投射破滅的失望,
願意給予彼此親密和承諾,
那就有機會從「雷擊」轉變為長期穩定的關係。
社會學家孫中興在一段影片裡談及他心目中的愛情,
以他太太為例,他認為愛是深度信任的友誼。
芝大社會學家某老師深表認同,
簡直和孫老師相見恨晚。
-
我個人覺得啊,一見鍾情或細水長流,
是緣是命都不在人為掌控。
人最大的痛苦,在於想掌控外界而不可得…
順緣或逆緣,總歸都是緣。
但若你哪天被雷擊中了,
千萬記得身邊還有很多愛你、關心你的人。
還有人扶你送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