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 星期五

不是在說我不好, 他是在說他自己不好。

 

「我可不像你,不用上班就有錢拿。」
我也被講過類似的話。
我當下非常想反駁:
「你知道我的工時嗎?」
「我無時無刻都在上班啊!」
後來我忍下來了。
他說這樣的話,不是在說我不好,
他是在說他自己不好。
 
引用自 冏冏
 
前段時間,全聯發佈了一篇廣受好評的文案,用一系列的魚骨圖和文字示意,一句話的表達只要把「刺」挑走,意思維持原樣,卻變得好聽多了。那篇文案被幾千人轉貼分享,我想不單只是因為創意獨到,也因為打到了許多人的內心: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
偶爾打開推特和臉書滑動態牆,我常有種不舒服的感覺,因為無論哪邊,都有網友都極盡挖苦之能,用尖酸刻薄的語言批評,有些話一看就是十分偏激的,像是對人不對事、文化或性別歧視,人身攻擊自然不在話下。而這些貼文,吸引特別多的讀者共襄盛舉,畢竟憤怒的情緒最受演算法歡迎。
我曾跟一位朋友在網上聊到一半,想起某事要向他說明,他回「我沒空」。當即我沒多想,說「沒關係,你有空再回」,沒想到對方劈哩啪啦又打了一串字過來,大意是說他光應對自己的事已經費盡全力,他也放棄討好每個人了,最後丟了一句:「我可不像你,不用上班就有錢拿。」
看到他這樣說話,我有點傻眼。我是自己創業的人,雖然不用上班,怎麼可能不工作就有錢拿呢?不過心想,他的狀況大概不好,說話也沒有特別的惡意,所以我就回:「不好意思,是我打擾你了,好好休息吧。」
因為我明白對方不是壞人,他說的「我可不像你,不用上班就有錢拿」,被我的大腦過濾後變成「我是工時固定的上班族,休息時間有限,想要留更多時間讓自己休息」。
人會因為疲倦或被情況所迫,當下以自己的利益和感受為優先,做出無法顧及他人的行為。這是否意味著,帶刺才是人類的本能,攻擊性是我們的初始設定?
但是,分明這種攻擊性對我們是百害而無一利——除非你想在網上炒作話題。
上週末約一位修養極好的朋友吃飯,我問對方如何做到從來不動怒或出言不遜。他回答:「大概到了某個年齡階段,我頓悟到,攻擊的言語看似展現獠牙,其實是暴露脆弱的表現。」
「怎麼說呢?」
「人的有些情緒是出於對事物的無法掌控,所以用攻擊的方式獲得掌控感,但這種掌控感是一種幻覺。歸結到底,需要化解的是對自己的不滿。」
「你說像是講話帶刺也是嗎?」
「是的,因為覺得坦承的說出心裡話就輸了。」
「因為失去耐性所以出口傷人呢?」
「這是很有意思的解釋,如果內心從來沒有那些想法,又怎麼會不小心說出口呢?如果我了解每個行業各有各的辛苦,無論任何情況下,我都不至於說出鄙夷的話,這就是『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當然,說是這樣說,我自己也做得不是很好。」
「可是人總是想要發洩的啊。」
「大多數情況沒有發洩或反擊的必要,你自己再清楚不過了。與其跟對方胡攪蠻纏,扯到切身利益的事,就訴諸法律吧,這就是法律存在的必要。不然,唇槍舌戰到最後,傷害到的總是自己。」朋友說到最後,補了一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你這種人不能當 KOL,沒有流量!」我忍不住挖苦他。
「還好呀,我的願望只是陪伴好身邊的人。」
朋友和我吃完飯後,匆匆的趕去車站準備下南部出差。他上車後又發訊息給我:「雖然我不太了解 KOL 這行業,什麼樣的創作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你就寫你想寫的東西吧。」
我不知道還會創作多少年,但我想給自己訂立的必須堅持的目標,就是好好說話,希望有一天能做到從心所欲,準確表意又不刺傷誰。
試著不用憤怒,戰勝演算法。
我的IG:kyontw
限動分享亂七八糟的資訊
這兩個月還有團購
我的Podcast:文字與資本主義
聊觀點和喜歡的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