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有需要可以找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 談談哦!

 在台灣有需要可以找 #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 談談哦!

引用自 John Barthelette

最近美國很流行去找心理醫師諮商,所以現在美國的日常生活對話裡突然增加了很多「therapy language」,譬如說boundaries,needs,gaslighting,trauma response等等,很多時候這些說法比較難翻成中文,我想這並不是因為中文沒有這些概念或單字(台灣都有很多很專業的心理醫師,怎麼可能沒有呢?),而是在美國這些概念已經成為了「常識」跟「日常對話」,所以用的感覺會不太一樣,翻著翻著也翻不出來那個感覺吧
不過,我今天想順便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的用法,還有如何使用它們---這樣你在美國比較有辦法跟別人溝通,
首先是「my needs」還有「meet my needs」,我們當然可以說這是「需求」的意思,但美國人說「needs」的時候往往是在指心理方面的需求,而且當有人跟你提起自己的NEEDS的時候,你最好要注意聽,如果你選擇調侃/忽略/或「minimize」別人正式跟你提過的NEEDS這是翻臉的前兆,千萬不要忽略「needs」這個詞
再來是「suffering」還有「cause suffering」,這個詞本來沒有什麼好翻譯,因為已經有2千年的宗教歷史在其背後,從基督教/天主教的視角去看,「suffering」是正面的事情,同時也是我們不能cause others的事情,從古代羅馬希臘人的角度去看,「suffering」是必然的,站起來去迎接它才是人類的本分,然後現代人的想法卻是,「suffering」是來自於自己的心理世界,這個世界又是小時候的創傷/經驗建立的。
然後呢,我最近聽過幾位美國的心理醫師分享說,每個人有一個故事,而且那個故事都一樣,細節不同,但主要的脈絡100%一樣:
「When I was young, I had needs; those needs were not met. I suffered. I found coping mechanisms(調適策略) to stop my suffering. Those coping mechanisms caused more suffering.」
很有道理吧?
不管是宗教,古代的哲學家,或現代的心理學,他們似乎都很推薦一個很重要的想法:不要再自動地對過去的經驗REACT,放下不正確的調適策略,面對自己的心理世界
...然後,不要光看網路上的文章,心裡不舒服,真的可以去找心理醫師談喔!第一次去找覺得不適合,換一個看看也很正常,大家一起加油~我們的故事都一樣,但我們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結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