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病友的專業支持真的很重要

 

我想起有次一間醫學中心腫瘤病房的個管師問我:「維宏,你覺得哪個罹癌的病人沒有心理創傷?」
到現在,又讓我想起這句話!
我的確知道有部分病友在罹癌的過程並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情緒、精神困擾、或心理創傷(那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或心理防衛機制的展現,這裡不用篇幅論述)。
但多數人在得知罹癌的當下,心理衝擊與壓力值會暴增。當知道自己是晚期癌別的時候,很少有人不曾陷入憂鬱。在這些時期,我相信精神醫療與心理諮商的介入,可以讓糾結的情緒有機會走向不一樣的發展,因為我就親身參與、經驗過不少次!
 
 
台北市大安區昨天晚上傳出墜樓命案,疑似癌末病人與家屬⋯⋯以下節錄聯合報 記者翁至成於7/23文字報導:
警方勘查現場,沒有外力介入跡象排除他殺,在死者居住的旅館房間內發現遺書,內容多感謝親友過去的幫助;警方事後聯繫上死者家屬,並依規定報請檢察官相驗釐清死因。
據了解,死者2人住在該間旅館逾一年,葉姓老翁生前患有癌症,疑因久病厭世墜樓,而老婆疑似因此選擇一同墜下。
中午用餐前,看到盧美妏心理師傳來這篇新聞,我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我想起有次一間醫學中心腫瘤病房的個管師問我:「維宏,你覺得哪個罹癌的病人沒有心理創傷?」
到現在,又讓我想起這句話!
我的確知道有部分病友在罹癌的過程並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情緒、精神困擾、或心理創傷(那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或心理防衛機制的展現,這裡不用篇幅論述)。
但多數人在得知罹癌的當下,心理衝擊與壓力值會暴增。當知道自己是晚期癌別的時候,很少有人不曾陷入憂鬱。在這些時期,我相信精神醫療與心理諮商的介入,可以讓糾結的情緒有機會走向不一樣的發展,因為我就親身參與、經驗過不少次!
這樣的事件再次提醒了精神醫學、心理腫瘤、自殺防治的專業夥伴們,繼續做好三級心理預防、持續讓社會大眾知道怎麼找到資源、找到我們。
在醫學中心,可以直接尋求身心科、院內心理師、社工師的合作。在院外你可以找到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還有癌症希望基金會這樣的院外社區資源提供護理、營養、心理、社會資源連結的協助。
此外,對仍有工作需求的病友,私人的諮商機構,也能符合你下班後才能諮商的需要。年輕癌友,在罹癌後在回歸職場時,也會有適應、調整工作的需求或可能。病後的職業生涯,也是個經常出現的議題。
我在想,能不能不是這樣的結果⋯
讓我們改寫未來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